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9.“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国家(  )
A.多位于温带地区B.多为发展中国家C.多为黑色人种D.多以平原为主

分析 海上丝绸之路自秦汉时期开通以来,一直是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而东南亚地区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和组成部分.中国着眼于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十周年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解答 解:从图中可以看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国家从为热带、亚热带地区,故A不符合题意;合作的对象是东盟、非洲、欧洲等,欧洲以发达国家为主,其它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故B符合题意;合作对象中有少部分是以黑种人为主的非洲国家,故C不符合题意;所经过地区平原较少,大部分地区以高原、山地为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考查世界主要国家间的发展与合作,要理解记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引起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因素B.纬度因素C.人为因素D.海陆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我们总是自东方迎来日出,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是因为(  )
A.地球不停的自东向西自转B.地球不停的自西向东自转
C.太阳围绕地球不停的转动D.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读材料及“西气东输”主干线路走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于2002年7月开工,2004年全面建成投产.跨10个省、市、自治区,“西气东输”主干线3次穿过黄河.总投资达1560亿元,总里程达4000多千米.实现每年从西部向东部地区输出优质清洁的天然气120亿立方米,保证供气30年.它的建成投产标志着西部大开发能源结构调整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有利于我国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善长江三角洲及沿线人民生活质量;有效治理大气污染;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1)“西气东输”采用管道运输方式.
(2)“西气东输”主干线西起轮南油气田它位于图中A所表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到B所表示的上海市,这一线路走向设计所考虑的最主要的人文因素是C(填字母)
A、地形类型  B、农业发展水平  C、城市分布   D、交通便利程度
(3)C处的塔里木盆地、D处的柴达木盆地、E处的四川盆地与陕甘宁等地的天然气田,为“西气东输”提供了丰富的气源.
(4)“西气东输”主干线经过的F处(灌溉农业区)是河西走廊;其西端H酒泉(城市)为世界十大航天发射基地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读图,完成有关要求: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①地,有阳光直射的是④地,纬度最高的是①地.
(2)按照地球上五带的划分,①地属于北寒带,②地属于北温带.
(3)按高、中、低纬度划分,④地属于低纬度地区.
(4)③地在④地的正北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吻合的地点是(  )
A.北极圈B.北回归线C.本初子午线D.赤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能说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
A.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B.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C.太阳东升西落D.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读图“地球某种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本图表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地球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是一年.
(2)当地球运动到AC时(填字母),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时,北半球的白昼时间最长,我们现在是12月22日,地球运动到图中D时(填字母),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此时九台的昼夜长短的状况是昼短夜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