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简图,回答:(6分)

(1)青藏地区位于我国第 阶梯上,这一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被称为“高原之舟” 牲畜是 。

(2)下面关于青藏地区自然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降水稀少,沙漠众多 B.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C.河网密布,水运发达 D.地势坦荡,土壤肥沃

(3)西北地区突出的地理特征是 。植被分布过渡性明显,由东到西排列顺序依次为 。

(4)我国最大的岛屿是 。

(1)一、 高寒、 牦牛

(2)B

(3)干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4)台湾岛

【解析】

试题分析:

(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其中第一级阶梯主要包括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地形以高原为主。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所以气候寒冷,形成高寒的气候特征;由于牦牛耐高寒,是高寒地区的特有牛种,被称为“高原之舟”。

(2)青藏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上,该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其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高寒,故本题选B。

(3)西北内陆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再加上重重山岭阻隔,海洋的水汽难以深入,因此气候干旱。由于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导致了植被类型也发生了递变,由东到西逐渐由草原过渡为荒漠草原,再过渡为荒漠。

(4)我国海域辽阔,岛屿众多,其中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内蒙古察右后旗第二中学八上11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我国简要铁路干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

(1)将图中字母与所代表的铁路枢纽城市及其所交汇的铁路线连接起来:

(2)从图中找出两条东西走向且可直接与沿海港口城市相通的铁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新疆的长绒棉从乌鲁木齐运到上海,最近的铁路线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京九铁路从北京到终点__________,途中唯一经过的省会城市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内蒙古包头市八年级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判断题

小明到云南某著名景区后,要确定当地景点的游览线路,应该选择云南省地形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内蒙古包头市八年级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口和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东部人口密度小,西部人口密度大

B.泼水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

C.回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D.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内蒙古包头市八年级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地的经纬度是( )

A.20°E,40°N B.40°E,20°N

C.20°W,40°S D.40°W,20°S

2.乙地位于丙地的( )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3.丙地处在五带中的( )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大石桥市中考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

A. 防洪 B. 大力开发水能

C. 发展灌溉事业 D. 防止水土流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大石桥市中考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节约资源、保护资源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是小明的做法,错误的是:( )

A.丢垃圾时,把垃圾分类回收

B.不购买、使用一次性消费品,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

C.过节日时,给朋友们写了好多张贺卡

D.洗碗时尽量不使用洗涤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地球表面的光照图,此时,地球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到极昼现象( )

A.北极圈以北 B.南极圈以南

C.图中字母B处 D.图中字母A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徐州市八上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正确态度是( )

A.为经济发展,可任意消耗资源

B.地大物博,大量消耗

C.可再生资源不断利用,非可再生资源禁止使用

D.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并不断探索新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