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中国政区图”和 “夏季风图”,回答问题。
(1)我国的两个内海是渤海和a_________。
(2)我国全部位于热带的省份是_______(填字母),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的省区在_______(填简称)。
(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春风” 指的是_______。解释为何“春风不度玉门关”。______。
(4)我国夏季盛行的是偏______风,夏季风主要来自东面的太平洋和南面的印度洋,其特点是___________(寒冷干燥或温暖湿润)。
(5)季风的影响是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分析回答:
①受季风的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____季节。
②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
③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___________灾害。
【答案】琼州海峡 G E 夏季风 深居内陆、离海远 南 温暖湿润 夏秋 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旱涝
【解析】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有22000千米的陆地疆界,与14个国家陆地接壤,有18000千米的海岸线,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大部分地区属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夏季盛行偏南风,冬季盛行偏北风。
(1)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有两个内海,分别是渤海和a表示的琼州海峡。
(2)我国共有34个省区,全部位于热带的省区是G表示的海南省;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主要分布在E表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
(3)古诗中“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春风”是指夏季风,因为玉门关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难以受到海洋暖湿气流影响。
(4)我国夏季时盛行的是东南风和西南风,统称为偏南风,夏季风主要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气流特点是温暖湿润。
(5)我国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分配不均,主要是因为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受夏季风由南向北推进的影响,我国的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夏季风的不稳定导致我国旱涝灾害频繁。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中央气象台2019年11月16日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新一股冷空气影响,预计未来三天我国中东部地区将自北向南出现大风降温天气。下图为中国天气网发布的“秋裤预警地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秋裤预警地图”反映我国
A.冬季南北温差大B.气温从北向南递减
C.夏季东西温差大D.气温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2】和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四川盆地却“不带走一条秋裤”,主要是因为其
A.身居内陆B.海拔低C.四周环山D.多大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面“非洲气候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气候类型:A_____气候,B_______气候,C_____气候,D________气候。
(2)由图可以看出非洲的气候分布具有以__为中心南北__分布。
(3)下列动物中,主要分布在B区的是(________)
A.猩猩、河马 B.长颈鹿、斑马 C.袋鼠、企鹅D.大象、鸵鸟
(4)撒哈拉以南非洲分布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气候特点是____,在干季常受_____灾害的威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最西边的一列是( )
A. 祁连山—横断山脉 B.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C. 天山—阴山—燕山 D. 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下图为亚洲大陆沿北纬30度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图反映的地势特征是
A.中部高东西低B.西高东低
C.东西高中间低D.东高西低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活在阿拉伯高原上的贝都因人,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
B.伊朗高原气候类型主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C.甲地的气候类型主要为高原山地气候
D.长江中下游平原气候湿热,全年高温多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Did you see Mr. Li just now?
— Yes. He _____ his car when I met him.
A. parked B. was parking
C. parks D. will par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May I take it out? —No, you___.
A. can't B. may not C. needn't D. aren't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