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早在15-16世纪,欧洲航海家就开始了北极探险,寻找到达东方的“北方航线”.在19世纪上半叶发现南极大陆后,前往南极的探险者络绎不绝.我国在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在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黄河站.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
解答 解: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掀起了极地科学考察的热潮,迄今为止,俄罗斯、美国、英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中国等20多个国家在极地建立了150多个科学考察站.
故答案为:20;150.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目前已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实验站及国家数量,牢记即可.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年云南沾益区菱角乡一中上初二地理期中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长江流域示意图与长江流域湖泊面积、水土流失、森林覆盖率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下列描述,在图甲中填注出汉江和上海的名称。
汉江:长江中游的重要支流,在武汉汇入长江干流。上海:我国最大的城市,位于长江入海口处。
(2)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___游河段,干流建有中国最大的___水利枢纽工程。
(3)据图乙分析,20世纪90年代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湖泊面积比50年代___(“增大”或“减小”),而水土流失面积在___(“增大”或“减小”),造成这种现象的人为原因主要是___,这给下游河段带来的影响主要有___等。
(4)“黄河在流血,长江也在流血”说明长江近年来___。(填字母)
A.水量增大
B.水流增强
C.水体污染
D.水土流失加剧
(5)近年来,有些专家警告说,长江流域不治理,将变成中国第二条黄河,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有“祖国的绿色宝库”的美誉 | B. | 土壤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粘重 | ||
C. | 海拔高,有“世界屋脊”之称 | D. | 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农业中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 | |
B. | 退耕还林,还草、营造防护林 | |
C. | 增加草场载畜量,提高草场利用率 | |
D. | 不断开垦草场,大幅度增加耕地面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政治中心 | B. | 商业中心 | C. | 旅游中心 | D. | 经济中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