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的弧线①和②上画上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分,铅笔或黑笔均可)
(2)同样是极地地区,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低很多,其原因是 ( )
①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比北极地区高 ②南极地区的地势比北极地区高 ③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吸收的热量少 ④南极地区没有定居人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我国第一个南极科考站是 。
(4)我国在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 。
(5)我国南极科考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2月的原因是 。
(1)北逆南顺;
(2)B ;
(3)长城站;
(4)黄河站;
(5)二月是南极的暖季;
【解析】
试题分析:
读图可知:
(1)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 上依据“北逆南顺”的原则在弧线①和②上画出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南极地区的地势比北极地区高,南极地区主要是陆地,终年被冰雪所覆盖,而北极地区主要为海洋,所以,同样是极地地区,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低很多。
(3)中国南极长城站是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位于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西部的菲尔德斯半岛上,1984年12月31日开建,1985年2月20日建成。
(4)2004年7月28日我国建立的首个北极科学考察站是黄河站(78°55′N,11°56′E),位于瓦尔巴群岛的新奥尔松。
(5)每年的2月份是南极洲的暖季,且又有极昼现象,便于考察,所以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都选择在该季节。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极地地区。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甘肃省敦煌市七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亚洲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的原因是( )
A、亚洲降水多 B、亚洲面积大
C、亚洲河流多 D、亚洲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甘肃定西市七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若要使房子周围的门窗都朝南,房子只能建在 ( )
A、赤道上 B、北极点上 C、南极点上 D、本初子午线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甘肃天水中考模拟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造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直接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季风气候 D.地形地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甘肃天水中考模拟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少数民族中主要生活在我国四大牧区的是( )
A.维吾尔族、壮族、侗族 B.蒙古族、土家族、苗族
C.哈萨克族、蒙古族、藏族 D.藏族、朝鲜族、高山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甘肃嘉峪关市七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美国是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
②俄罗斯自然资源贫乏,需要对外进口
③淡水是中东地区严重缺乏的资源
④全世界希望巴西保护的是石油资源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甘肃嘉峪关市七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湄公河和其它许多河流奔流在中南半岛的群山峡谷之中,向南流入海洋,构成了中南半岛壮丽地表景观,这种景观具有的特征是( )
A.山势雄浑,雪峰连绵 B.平原辽阔,一望无际
C.丘陵广布,溪水北流 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甘肃兰州七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被称为“世界油阀”的海峡是
A.马六甲海峡 B.霍尔木兹海峡
C.直布罗陀海峡 D.土耳其海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湖南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学校毕业学业中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坐火车从北京去伦敦,你期待吗?”世界首条横跨欧亚的“马尔马拉”海底隧道于2013年10月启用,马尔马拉海底隧道位于伊斯坦布尔市,穿越博斯普鲁斯海峡,连通亚洲和欧洲。这是世界第一条跨越欧亚大陆的海底铁路隧道。隧道全长13.6公里,其中跨海峡部分1.4公里。可抵御9级强震。隧道属“丝绸铁路”计划,整条铁路将贯通伦敦和北京。某班级了解到此新闻后,学习小组开展了收集关于“马尔马拉”海底隧道所在国家的地理资料的活动,结合地图判断下列哪位同学收集的资料正确( )
A.贝贝:地理书上的土耳其海峡包括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和达达尼尔海峡
B.小玲:土耳其地跨亚欧两洲,欧洲部分的面积比亚洲部分的面积大
C.芳芳:马尔马拉海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依依:土耳其的紫羊羔皮闻名于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