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下列山脉与地形区搭配。
①太行山西侧 A、华北平原
②太行山东侧 B、内蒙古高原
③大兴安岭西侧 C、黄土高原
④巫山东侧 D、塔里木盆地
⑤天山南侧 E、长江中下游平原
①配_____ ②配_____③配_____④配_____⑤配_____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西北海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题型:解答题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____
(2)当地球公转至A时,此时是北半球的_____(节气);当地球公转至B、D时,太阳直射______,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
(3)当地球公转到C时,为每年的_____(日期)前后,此时太阳直射____,南半球正值 ____季,北极圈内会出现______ 现象。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读“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古诗词中提到的山脉与图中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
A.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①
B.飞趁昆仑山上去,须臾化作一天云。—②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③
D.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④
2.图中组成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的山脉是( )
A.③⑦⑩ B.①④⑨② C.⑤④②⑥ D.③④①
3.山脉会对气温和降水产生一定的影响。以下四位同学的判断,正确的是( )
同学李:甲地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于乙地
同学王:甲地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于乙地
同学张:丙地冬季暖于丁地,因①⑨等山脉阻挡南下冷空气
同学刘:丙地冬季暖于丁地,因②⑥等山脉阻挡北上暖气流
A.同学李和王 B.同学李和张 C.同学张和刘 D.同学王和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便舍船,从口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俨然-整齐的样子,阡陌-田地中间纵横交错的小路)。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武陵人在“桃花源”看见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
A. 农村,“屋舍俨然”
B. 农村,“土地平旷、有良田”
C. 牧村,“鸡犬相闻”
D. 渔村,“捕鱼为业”
2.“桃花源”形成的自然条件
①地势平坦
②交通便利
③矿产丰富
④气候湿润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西岑溪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最重要的条件是
A.自然资源丰富 B.科技力量雄厚
C.位置优越 D.劳动力资源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西岑溪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左图示意我国劳动人口的数量变化、右图示意漫画“幸福的烦恼”,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劳动力数量停止增长的年份大约是( )
A.1980年 B.2000年
C.2015年 D.2020年
2.我国劳动力人口减少将导致( )
A.老龄人口减少 B.企业用工成本增加
C.少儿比重上升 D.就业压力变大
3.近年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漫画反映了我国( )
A.社会负担加重 B.人口出生率高 C.劳动人口增多 D.人口自然增长快
4.我国全面实施二孩政策的积极意义是( )
A.促进人口大规模迁徙 B.促进乡村城市化
C.加剧人口老龄化现象 D.保障劳动力供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安徽省芜湖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王林同学绘制了“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图例代表的气象灾害,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寒潮 洪涝 干旱 台风 B.台风 干旱 洪涝 寒潮
C.寒潮 台风 洪涝 干旱 D.干旱 寒潮 台风 洪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山东省初中部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题型:解答题
读“中国及周边地区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A是________(国家),C是_______(国家)。
(2)图中,数字①是______海②是______海。
(3)图中,甲是_______(山脉),乙是______(山脉)。
(4)省区④位于我国的地势的第_______级阶梯上,是我国_____族聚居的地方。
(5)若此时为1月份,⑤、⑥、⑦三处气温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