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山峰的海拔约为______________

A.340米 B.370米 C.410米 D.450米

(2)A处地形部位是__________,B处地形部位是____________

(3)沿着虚线①和②是攀登乙山峰,登山线路较陡的是__________线,原因是______

(4)C所在的山地地形部位是________,此处河流R河段的流向是____________

(5)图中铁路的走向是__________,MN段是修建的隧道,若其图上距离为1.5厘米,则其实际距离为_________米,隧道进出口的海拔高度是________米。

【答案】B 鞍部 陡崖 ②处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山谷 自西向东 南北 300 200

【解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山谷为集水线,能形成河流,山脊为分水线,不能形成河流。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据图分析可知:

1)图中等高距为50米,由此可判定,甲山峰的海拔位于350-400米之间,故B符合题意。故选B

2)依据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A处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B处是几条等高线重叠的部位,为陡崖。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由此可判定,沿着虚线①和②攀登乙山峰,登山线路较陡的是②线,因为②处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4)依据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C所在的地形部位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据此判断,此处河流R的流向是自西向东。

5)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据此判断,图中铁路的走向是南北走向,由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得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MN段是修建的隧道,若其图上距离为1.5厘米,则其实际距离为300米,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高度都相等,隧道进出口的海拔高度是200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由于( )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

B.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相互挤压

C.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张裂

D.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地壳最活跃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和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③两地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____,②③地中位于北半球的是___________

(2)图中,A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该气候对应是图中的__________地。

(3)图中,亚欧大陆上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过去山坡上种粮食,收成不好,现在改种果树,效益好了,其原因是(  )

A.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B. 能够综合地分析问题

C. 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 D. 粮食价格低,而水果价格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节约和保护资源环境和我们密切相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购物时选用环保无纺袋 多使用一次性消费品

大量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将垃圾进行分类回收.

A. ②④ B. ①④ C. 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俄罗斯位于太平洋沿岸的港口城市是(  )

A. 圣彼得堡 B. 符拉迪沃斯托克 C. 摩尔曼斯克 D. 莫斯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行政中心,冬季温差最大的是:

A. 重庆 武汉 B. 济南 石家庄 C. 海口 哈尔滨 D. 南京 福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2018年8月1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的灵渠正式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灵渠修建于秦代,它沟通了湘江、漓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为秦王朝统一岭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证。下图是灵渠位置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灵渠

A. 处于我国外流区域

B. 所在地区冻土层深厚

C. 所在地区河流结冰期较短

D. 沟通了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

2秦朝时修建灵渠是为了

A. 供秦始皇休憩观赏美景

B. 构建连通全国的水运网

C. 打通秦岭南北水上通道

D. 加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3灵渠申遗成功,将利于

①留存人类文明记忆 ②更好发挥其灌溉功能

③开发当地水能资源 ④完善“南水北调”工程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李明说他到过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既有高耸入云的冰川,又有美丽神奇的热带风光,还有众多的少数民族,可谓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你觉得这个地方可能是:

A. 海南岛 B. 太行山 C. 横断山区 D 青藏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