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学生玲玲非常注意观察学习,每天中午12点左右发现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有些奇怪:暑假前后较短,寒假前后较长。下列解释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A玲玲的身高在变化

B.玲玲观察的位置不同

C.由于一年中太阳直射位置不同

D.玲玲视觉上的错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暑假(夏季)前后,由于正午太阳高度角比较大,旗杆的影子会比较短;寒假(冬季)前后,则由于太阳高度角比较小,旗杆的影子会比较长.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请从材料二中选择表示该地次日夜间的天气符号: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2)预报中次日的最低气温是____________℃。

(3)预报中的次日夜间:(

A、下雨的可能性不大B、下雨的可能性大

C、绝对有雨D、不可能下雨

(4)预报中次日小明早晨上学校时最合适的着装是(

A、薄毛衣B、棉衣C、衬衣D、短袖衫

(5)小明妈妈嘱咐他出门上学记得带雨伞,你认为该不该带_________(该,不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多省市观测到本世纪首场日环食,图示阴影部分为我国日环食经过的区域。

材料二 地球公转示意图

(1)此次日环食与北京时间15日13时13分从中非西部开始,经过图中所示①________(国家)进入我国,依次经过云南、②________、贵州、重庆、湖北、③______(填简称)、安徽、江苏和山东等省市,16时59分在山东半岛结束。

(2)日环食在我国经过的地形区有横断山脉、________高原、四川盆地和华北平原等。

(3)2010年1月15日发生日环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大约

在(  )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

(4)此时东营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

1对我国地势描述正确的是 ( )

A. 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B. 南高北低,呈三级阶梯状

C. 四周高,中间低 D. 地势起伏不大,但地形复杂多样

2图中地形区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

A. 黄土高原 B. 昆仑山脉 C. 柴达木盆地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3这种地势特点的影响是 ( )

有利于夏季风深入内地 ②水能丰富大河东流,阻断了东西交通 ④不利于平原形成

A. ③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世界人口分布是不均匀的,但又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读下图,回答问题。

(1)据甲图分析,从地形类型看,世界约有56%的人口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________地区。试举一例世界人口稠密分布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乙图分析,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南、北半球的________半球;按纬度来说,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纬度地区。

(3)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区共同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4)我国的人口分布以________________线为界,东南多,西北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黑线为 ( )

A. 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线 B. 内流区、外流区分界线

C. 地势二、三阶梯分界线 D. 黑河-腾冲线

2关于中国人口分布特点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 )

A. 东部平原多洪涝,人口密度小 B. 西部光热充足,更适合人居

C. 青海、西藏区域高寒缺氧,人口较少 D. 山东省人口密度约100人/平方千米

3中国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可以生育二孩,有利于 ( )

①缓解养老负担 ②缓解人口老龄化 ③增加劳动力人口 ④缓解环境压力

A. ①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

A.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丰富

B.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自然资源地区分布均匀

D.可再生资源储量大于不可再生资源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人口最多的盆地是( )

A.塔里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准噶尔盆地 D.柴达木盆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面对水土流失我们应该:

A. 无动于衷 B. 过度放牧 C. 乱砍滥伐 D. 植树造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