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我国气候叙说正确的是

A. 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B. 我国气候大致分为两种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

C. 季风气候显著,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D. 季风区的面积小于非季风区的面积

C 【解析】我国南北跨纬度广,东西跨距大,地形上错落复杂,导致气候复杂多样,受海陆位置的影响,季风气候显著,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五四制)3月双周检测周检测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是( )

A.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限 B. 年降水量的分布

C. 0℃等温线的分布 D. 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点

D 【解析】试题分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解析】 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我们根据各地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的不同,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2017-2018学年六年级(五四制)3月双周检测周检测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在( )

A. 东部、西部 B. 南部、西部

C. 东部、南部 D. 南部、中部

C 【解析】试题分析:按地理方位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北亚6个地区,其中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是东亚、南亚和东南亚.根据题意. 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江苏省泰兴市三里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诗中的“天”指

A. 唐古拉山 B. 巴颜喀拉山 C. 横断山脉 D. 祁连山脉

B 【解析】李白诗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天”是指黄河的发源地,是位于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江苏省泰兴市三里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塞外江南”灌溉农田的水主要取之于

A. 长江 B. 黄河 C. 珠江 D. 塔里木河

B 【解析】“塞外江南”是指西北地区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这里虽然降水量少,但由于引黄河水灌溉,使这里成了著名的农业区,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江苏省泰兴市三里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我国降水量总的趋势是

A. 从南向北逐渐减少 B. 从东向西逐渐减少

C. 从西向东逐渐减少 D. 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D 【解析】我国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随着距海洋的距离越来越远,受海洋的影响越来越小,所以降水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大,较为湿润,而越往西北内陆,降水量就越小。因此,我国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故本题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江苏省泰兴市三里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省级行政区与简称搭配不正确的是

A. 河南—豫 B. 吉林—吉 C. 福建—粤 D. 贵州—黔

C 【解析】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每个省区都有自己的简称和行政中心,以上四个省区中,河南省简称“豫”,吉林省简称“吉”,福建省简称“闽”,贵州省简称 “黔”,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8年广东省地理学业考试七年级上册模拟测试 题型:选择题组

读某地区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甲乙两地中有一地为海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为海洋

B. 甲地位于北半球

C. 乙地位于南半球

D. 乙地为陆地

D 【解析】由图可知,图中等温线是自北向南递减,说明此地是南半球。而此时是7月份,是南半球的冬季,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甲乙两地纬度相同,但甲地的气温低于乙地,说明甲地是陆地、乙地是海洋,C对,ABD错。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甘肃省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亚洲气候复杂多样,但该地区没有(    )

A. 温带大陆性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热带季风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

B 【解析】试题分析: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有中亚地区,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在南亚和东南亚,在小亚细亚半岛的沿岸地区有地中海气候的分布,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区,这种气候是在亚欧大陆的西部40―60大陆的西岸,而亚洲的40―60的西部是与欧洲相邻,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