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如图所示),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从________年至_______年,呈_______(上升或下降)趋势;______年至______年, 呈_______趋势;_______年至______年, 呈_______趋势, _________年至_______年,又呈______趋势。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主要种植区和畜牧业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粗线是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的界线,大致相当于__ 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2)我国四大牧区中的甲是__ ___牧区,乙是__ __牧区。
(3)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A、B、C三处分别应以发展畜牧业为主、__ ___业为主和__ _业为主。
(4)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农业的长江流域主产区,这里水产业优势很大,主要原因是__ __ ___,华南主产区种植的糖料作物是_ __,这两地耕地类型以__ __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每天的空气质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通常用空气污染指数表示。下图表示2008~2012年苏州市区空气质量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苏州市区空气质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2012年空气污染指数为 64,空气质量为良
B. 与 2008年相比,2012年优良以上天数比例约增加了3%
C. 2008年~2012年空气质量呈持续下降趋势
D. 2010年的优良天数比例是五年中最低的
【2】空气质量的高低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列行为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
①燃烧秸秆,用秸秆灰肥田 ②使用煤炉生火做饭
③加强城市公共绿地建设 ④乘坐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美国本土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关于该国位置的叙述,正确的( )
A.位于西半球,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B.位于北半球,绝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
C.位于东半球,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
D.全部位于南半球,绝大部分地区位于亚热带
(2)关于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表示该国首都纽约
B.河流甲是世界第三长河,航运价值高
C.乙处的农业结构与我国东北平原相似
D.该国中部和东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与我国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主要山脉分布示意图,将图中序号或字母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在下面的空格内:
我国主要山脉分布示意图
(1)下列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请填出它们的名称:①______山脉 ③______山脉。
(2)下列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填出它们的名称:④______,⑥______山脉。
(3)地形区B.~H属于我国第______级阶梯.填出名称:H______高原。
(4)地形区I~L属于我国第______级阶梯.填出名称:K______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东南亚地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东南亚位于联系 亚洲和 大洋洲,沟通 太平洋和 印度洋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2)图中A处为著名的 马六甲海峡,它扼守“十字路口”的咽喉,该海峡东 口被称为“花园城市”的国家是 ( )
A.印度尼西亚 B.马来西亚 C.泰国 D.新加坡
(3)航线①从我国沿海出发,经过该海峡后,向西往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可到达地中海(B处).
(4)把A海峡称之为“海上生命线”的国家是 ri本,原因是该国所需的大量 石油(矿产)要从波斯湾沿岸国家沿航线②经A海峡运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完成下列小题.
【1】a和b土地利用类型是( )
A. 林地 B. 耕地 C. 草地 D. 沙漠
【2】适宜发展畜牧业的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济南A和太原B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城市中全年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____, 该城市最高月降水量达________毫米以上。
(2)两城市降水季节变化都比较________, 且都集中在________季。
(3)两城市气温相同点是最热月均为________月,最冷月均为________月。
(4)两城市气温和降水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期和________期一致,同属于________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