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黄河水系略图,回答问题。

(1)黄河发源于 山,流经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等地形区,最终注入 海。

(2)分别是黄河的重要支流________河和________河,该河段黄河含沙量大增的原因主要是这一河段及其支流大部分流经____________高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致使下游形成举世闻名的__________

【答案】

(1)巴颜喀拉山、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渤海

(2)汾、渭、黄土、地上河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图可知,黄河是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流经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后,最后注入渤海。

(2)由图可知,图中是主要流经山西省的汾河,是主要流经陕西省的渭河,是黄河流域最长的支流,该河段黄河含沙量大增的主要原因是,这一河段及其支流大部分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致使下游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六大板块中,唯一没有包含大陆板块的是板块 ( )

A.印度洋板块B.非洲板块

C.太平洋板块D.亚欧板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行,来之美国的汤姆想了解220个参赛国的位置,他选用了世界政区地图;玲玲想知道故宫在什么位置,她选用了北京城市图;小军去烟台市探访同学,他选用了烟台市地形图;兰兰去莱州大基山风景区旅游,她选用了大基山风景区导游图。据此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哪位同学选用的地图不适用( )

A.汤姆B.玲玲

C.小军D.兰兰

【2】下列图例是小明从北京城市图上描画下来的,可能描画错误的是( )

【3】假如上面提到的4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等,那么表示地理事物最详细的是( )

A.世界政区地图B.北京城市图

C.烟台市地形图D.大基山风景区导游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你会读图吗? (运用你学会的读图技能,解答下列各题。)

(1)A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填经纬度,并用字母标明该地属于东经还是西经;南纬还是北纬)

2D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填经纬度,并用字母标明该地属于东经还是西经;南纬还是北纬)

3划分东西半球的两条经线是________;______.东西经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又叫____________

4划分南北半球的纬线是________, 又叫________.它的周长约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陆地和海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表面71%为陆地29%为海洋

B.海洋面积北半球大于南半球

C.大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

D.大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

【2】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A.白令海峡 B.土耳其海峡 C.巴拿马运河 D.苏伊士运河

【3】在七大洲中,南、北回归线均穿过的大洲是

A.南美洲 B.非洲 C.亚洲 D.南极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A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界线,此线以西为______________,降水_____。

(2)B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分界线,此线以东地形以__________为主。

(3)C线为一月_____等温线,大体与__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此线以北耕地以__________为主,以南以__________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A点的海拔为 米,A、B两点的相对高度为 米。

(2)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E ,F ,虚线AC

(3)从A点和B点出发,分别沿虚线登上山顶C,坡度较缓的路线是

(4)山顶D位于山顶C的 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能正确描述该图区域内的地势特点的是( )

A.东高西低 B.南高北低

C.东北高,西南低 D.西北高,东南低

(2)A、B两山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米。

(3)①②两条小河,水流比较缓的是

(4)若B山顶气温为20 ,仅考虑海拔因素,则A山顶气温为

(5)王先生是一位徒步旅行者,某日在A山顶附近游玩时迷了路,请你帮他想一种顺利回到甲地的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