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下图“河南省的位置与范围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省辖市是:
A , B
(2)图中数码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是:
① ,②
③ ,④ 。
(3)描述河南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分析其对气候的影响?
【答案】(1)、郑州 开封
(2)、陕西 湖北 安徽 山东
(3)、北纬31.7°--36.3°之间 属于北温带 距海洋较近 受季风影响显著 属温带季风气候
【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省辖市是:A是郑州,B是开封,C是平顶山。
(2)图中数码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是:①是陕西省,②是湖北省,③是安徽省,④是山东省,都是河南省的相邻的省区。
(3)从河南省在全国的位置看,从低、中、高纬度看,河南省大部分位于北纬31.7°--36.3°中纬度地带;从地球上的五带看,河南省位于北温带。河南省地处我国的中部地区,距海洋较近 受季风影响显著 属温带季风气候。
分析:认真读图,据图中字母和序号的位置解答即可.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表千沟万壑,湖泊星罗棋布
②全部退耕植树种草,减少水土流失
③陡坡地退耕要与发展多种经营相结合
④窑洞和信天游是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南、北美洲两种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以下对①、②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 ①温带大陆性气候、②热带沙漠气候
B. 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热带沙漠气候
C. 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热带草原气候
D. ①温带大陆性气候、②热带草原气候
【2】下列关于①、②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①全年温和湿润 B. ①降水季节变化大
C. ②冬季寒冷 D. ②夏季降水多
【3】①、②两种气候类型呈南北狭长状分布,下列因素中可能对其产生重大影响的( )
A. 纬度位置 B. 西临太平洋
C. 海岸线平直 D. 地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贝的家乡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陕西,当地常常能听到高亢豪放激越的秦腔,但往往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这可能是因为黄土高原( )
A.冰川广布,雪峰连绵 B.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C.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D.山岭众多,山高谷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亚历山大·洪堡,德国著名地理学家、博物学家,被公认为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的考察足迹遍及西欧、中亚和美洲。下图为洪堡美洲考察路线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1799年6月5日,洪堡从拉克鲁尼亚港(①地)出发,开启了历时5年的美洲科学探索之旅。考察期间洪堡和他的伙伴探索了______洋、太平洋等大洋,以及欧洲、______洲、______洲的众多自然奇观,______次穿越赤道。
(2)1799年7月,洪堡到达了探险之旅的第一个目的地一一库马纳(②地)。从这里出发,洪堡一行探索了该大洲第三大河流一一奥里诺科河。探险队乘坐独木舟逆流而上,在气候______、______(填写气候特点)的热带雨林中穿行了2400千米后,最终到达了这条大河的源头。
(3)1801年9月,探险队翻越安第斯山到达钦博拉索峰(③地)。在洪堡所处的年代,钦博拉索峰被很多人认为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18但年6月,洪堡开始攀登这座“世界最高峰”。在攀登的过程中洪堡进行了大量的科学测量,他发现,随着海拔升高,气温______,空气中的氧气也越来越______。洪堡一行最终到达了海拔约5800米的地方,成为了当时站的最高的人。在这里可能看到的景观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016年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读 “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造成二十四节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球的形状 B. 地球的大小 C. 地球自转 D. 地球公转
【2】“二十四节气歌”对应的节气中,龙口市全为昼长夜短的一组是( )
A. 春雨惊春清谷天 B. 夏满芒夏暑相连 C. 秋处露秋寒霜降 D. 冬雪雪冬小大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我国四种农业生产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区域盛产
A. 水稻、油菜 B. 小麦、花生 C. 玉米、哈密瓜 D. 青稞、豌豆
【2】关于丁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地区 B. 是以旱地为主的种植业地区
C. 是以家庭饲养为主的牧业地区 D. 我国主要畜牧业区分布于该区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