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大的盐场和渔场分别是( )
A.长芦盐场、渤海渔场 B.长芦盐场、舟山渔场
C.布袋盐场、舟山渔场 D.莺歌海盐场、渤海渔场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年山东济宁市中考模拟三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关于欧洲西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这里是工业革命的摇篮,工业以高端制造业为主
B. 这里海岸线曲折,气候深受海洋的影响,温暖而湿润
C. 这里人口分布稠密,但人口增长速度却十分缓慢
D. 这里的国家都使用一种统一的货币—欧元,促进了经济的共同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年山东济宁中考模拟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鱼台县、金乡县、嘉祥县、汶上县、梁山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鱼台县水稻种植面积居济宁市之首
②金乡县大蒜种植面积、产量、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
③嘉祥县有“麒麟之乡”的美誉,以石雕工艺闻名
④“中国佛都”汶上县著名古迹是太子灵踪塔
⑤水泊梁山是全国唯一以农民起义遗址为主要特点的风景名胜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年山东泰安市地理学业测试模拟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我国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国,东西南北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在寻求地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因地制宜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读甲、乙两地区图及气候资料,完成下列各题。(7分)
(1)从河流的汛期及汛期主要水源两方面比较①②两河流特点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地区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条件差异很大,适合发展的农业类型各不相同。请根据它们的自然条件差异,说出各自主要的农业类型: 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
比较甲、乙两地区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甲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 。
乙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传统工业面临资源枯竭、能耗高,经济效益差。为此,我国正积极推进该地区工业重振计划,你知道采取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图中三列山脉围成的地形区的突出特征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D.崎岖不平,多山间小盆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年山东泰安市地理学业测试模拟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措施属于贵州省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的有( )
①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建设大批水利基础设施
②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一批大型煤电基地
③充分发挥“水火互济”优势,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
④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年山东泰安市地理学业测试模拟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极地区全部是陆地,北极地区全部是海洋
B.极地地区资源丰富,是人类未来的资源宝库之一
C.极地地区环境恶劣,毫无科考价值,人们的到来纯粹是为了自然探险
D.目前,极地地区不存在环境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年山东泰安市地理学业测试模拟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是2005年两个国家的人口资料统计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 年 龄 结 构 (%) | 出生率(%) | 死亡率(%) | ||
| 0~14岁 | 15~60岁 | 60岁以上 |
|
|
甲 | 13.5 | 64.3 | 22.2 | 0.76 | 0.95 |
乙 | 36.7 | 58.1 | 5.20 | 2.81 | 0.44 |
1.据表判断甲国可能是
A.德国 B.印度 C.埃及 D.菲律宾
2.与甲、乙两国目前所出现的问题不符的是
A.甲国劳动力比重小 B.甲国老龄化严重
C.乙国人口增长过快 D.乙国经济欠发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年山东泰安市八上综合测试3 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省区有两个简称的是( )
A.甲 B.乙 C.丙D.丁
2.图中省区描述正确的是( )
A.甲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乙是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以蒙古族为主
C.丙是我国的山东省,行政中心城市是济南
D.丁是我国的西藏自治区,人口最少的省区,以藏族为主
3.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中,除图中的二个外,另二个的简称是( )
A.闽、台 B.云、粤 C.鲁、黑D.桂、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年山东日照春季八年级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措施对缓解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不足起不到作用的是
A.西电东送 B.西气东输 C.建核电站 D.发展外向型经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