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CD处地形部位是__

A.山谷 B.山顶 C.陡崖 D.山脊

(2)左图中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大约是__米.

(3)沿AB线路比沿CD线路爬到山顶要困难些,其理由是:__

(4)该等高线地形图与图四幅地形景观图最相似的是__

(5)如果我们要计算陡崖的实际长度,除了要量取陡崖的图上距离外,还必须要知道该图的另一个重要要素__

【答案】D 300 沿AB线路等高线密集,坡度陡;沿CD线路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A 比例尺.

【解析】

本题主要是对等高线地形图以及读图能力的考查。

读图可知,(1)图中CD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故选项A符合题意.

(2)左图中A点海拔高度为300米,B点海拔高度约为600米,两点间的相对高度大约是600米﹣300米=300米.

(3)沿AB线路等高线密集,坡度陡;沿CD线路等高线稀疏,坡度缓;故沿AB线路比沿CD线路爬到山顶要困难些.

(4)左图等高线地形图与右图四幅地形景观图中的A图相似.

(5)如果我们要计算陡崖的实际长度,除了要量取陡崖的图上距离外,还必须要知道该图比例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还不复回。”诗中的海是指( )
A.东海
B.南海
C.黄海
D.渤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银装素裹的景色指的是何地冬季的景观(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台湾省
D.香港和澳门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诗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分别描写哪两大区域的景观( )
A.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
B.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青藏地区
D.北方地区 青藏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地图可以表示(  )

A. 等高线地形图B. 地形剖面图

C. 分层设色地形图D. 气温分布图

2甲处山顶岩石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这些发现说明(  )

A. 古老的海螺、海藻是生活在陆地上的

B. 强台风将海洋生物抛到山顶

C. 这里多洪涝灾害,海螺等生物来到高处躲避洪水泛滥

D. 海陆是变化的

3在山地地区,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度),若乙地温度为10℃,此时甲地温度理论值为(  )

A. 0℃B. 0.6℃C. 4℃D. 16℃

4山地地形对降水有很大影响,迎风坡多雨,甲、乙、丙三地降水量偏小的地区是(  )

A. B. C. D. 不能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武汉与哈尔滨两地的气候,降水较多、雨季较长的是________,一月平均气温低于0℃的是________。夏季两地的气候特点都________

(2)图示两条河流在夏季形成汛期是因为________,两河中流量较大的是________江。

(3)两河中有结冰期的是________江,该河在________月形成枯水期,甚至由于结冰而出现断流。

(4)举例说出长江可开发的重要价值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判断:

(1)此图地球公转的方向(请在图中画出来)._______

(2)地球公转一周所需时间约为________

(3)地球运行至A点时,北半球节气为_______

(4)地球运行至B点时,连云港为_____季节.

(5)9月23日,地球公转在字母_____之间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冬、夏季节风向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

(1)受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夏季节盛行风向______(填:相同或相反),把这种风向随季节而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______气候。

(2)据图可知,我国的降水集中在_____(季节),其水汽来源于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如果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

(3)冬季,我国盛行_____风和_____风;如果冬季风活动强烈,容易形成____(灾害性天气);四川盆地受冬季风影响_____(填:大或小),

(4)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_____递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
A.处在板块内部
B.处在板块交界处
C.位于印度洋中心
D.位于亚洲内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