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下图,“2010年中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比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油消费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最大

B. 煤炭消费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最大

C.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更为严重

D.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科学合理,有利可持续发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徐州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判断题

若上图中三条线为等温线,如a>b>c,则乙地可能处在南半球。(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太仓市第二学期初二地理期中教学质量调研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6年11月18日14时07分许,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读我国四个卫星发射中心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着陆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2.这四个卫星发射中心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是

A. 太原 B. 酒泉

C. 西昌 D. 文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中学联盟]福建省惠安惠南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特别策划了“三纵一横”四条寻访中国的路线,即东线(A线)、中线(B线)、西线(C线)和北纬35°线(D线)。图13示意《中国国家地理》寻访中国路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记者沿A线于1月2日从广州出发,1月23日到达了我国最北的县城—— 县,该县与 国相邻;当记者到达齐齐哈尔时,发现该地与广州的自然景观差异很大,导致两地景观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2)A、B、C、D四条寻访路线中,跨越了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是 线,沿途全部经过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是 线,途经地区多数为经济发达地区的是 线,沿途可以欣赏到辽阔的草原、沟壑纵横的高原、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和热带海岛风光的是 线。

(3)读图描述我国主要城市分布的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中学联盟]福建省惠安惠南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截至2016年2月13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入京水量,累计超过10亿立方米,初步缓解了北京市供水不足的燃眉之急。读下图 “南水北调工程中线路线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图阴影部分中,A省区的名称、B省区的简称分别是

A. 河南省、豫 B. 河北省、晋

C. 湖北省、冀 D. 河南省、冀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能够缓解下列哪个用水紧张区域

A. 云贵高原 B. 华北平原

C. 东北平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3.为保护水资源,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的是

A. 开采地下水 B. 人工降雨

C. 治理水污染 D. 节约用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中学联盟]福建省惠安惠南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 “某四国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比较图”,回答下面小题。

1.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 甲国 B. 乙国 C. 丙国 D. 丁国

2.人口增长状况与丙国相似的是

A. 中国 B. 印度 C. 巴西 D. 德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部分学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 “亚洲季风来源示意图” 和下图“南亚盛行风向及降水量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气候最典型,是因为( )

A. 纬度跨度大 B. 经度跨度大 C. 地形类型复杂多样 D. 海陆差异大

2.南亚的降水主要来自于

A. 东南季风 B. 东北季风 C. 西南季风 D. 西北季风

3.南亚东北部降水丰富,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人为因素 D. 地形因素

4.以下关于南亚季风不稳定对印度产生的影响,说法最恰当的是

A. 迫使居民大面积迁移 B. 造成农作物产量下降

C. 影响软件产业的发展 D. 影响工业生产和销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度下学期八年级地理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台湾的经济是( )

A. 以农业为主的经济 B. 以博彩业为主的经济 C. 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 D. “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辽宁省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是:(    )

A. 日本 B. 祖国内地 C. 英国 D. 法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