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读图“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20元人民币上的景观,分布在图中 (填字母)区域,50元人民币上的景观,分布在图中 (填字母)区域;
(2)图中B是我国的 地区,该区域内的耕地类型属于 ;
(3)C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是 ,造成A、D区域自然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因素。
(4)图中A、B区域的分界线是 一线,山东省位于 (填字母)区域。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陕西省七下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中南半岛地形分布的特点是( )
A.以高原为主的地形 B.以半岛为主的地形
C.以山地高原为主的地形 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甘肃省八年级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判断题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回答下列问题。(共15分)
(1)填出四大地理单元的名称:(8分)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
(2)图中界线Ⅰ是________——________一线;界限Ⅱ与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吻合。(3分)
(3)区域①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2分)
(4)图中④地区耕地以________为主。(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甘肃省八年级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各题。
1.D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A.高温多雨 B.雨热同期 C.高寒
2.B、C两区域的农业生产均以 为主
A.渔业 B.种植业 C.牧业
3.下列描述A区域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早穿皮袄午穿纱,围住火炉吃西瓜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4.A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高 B.纬度高 C.深居内陆,距海较远
5.墙体高、屋顶坡度大的民居分布在
A.A地区 B.B地区 C.C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滕州市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3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于5月13日-20日在法国巴黎举行。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下面能集中体现该国特点的是( )
A.黄种人、红茶绿茶、泰姬陵 B.黑种人、可可咖啡、金字塔
C.白种人、牛奶奶酪、凯旋门 D.混血人、飞饼烤鱼、雪砖冰屋
2.世乒赛期间巴黎的天气情况可能是( )
A.会有阴雨天气 B.气温日较差大
C.天气晴朗,气温偏高 D.每天午后会有暴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滨州市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台湾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
B.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C.农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平原地区
D.工业以加工制造业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滨州市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和黄河共同流经的地形区是( )
A.青藏高原 B.柴达木盆地
C.内蒙古高原 D.四川盆地
2.关于长江、黄河流域开发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
A.长江上游陡坡垦殖 B.黄河中游植树种草
C.长江中游洞庭湖围湖造田 D.黄河下游发展水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八下摸底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和经纬网图,回答问题:(8分)
(1)B点的经纬度是 ,D点所在半球为 半球、 半球。
(2)C在D的 方向,C处于 纬度地区。
(3)当太阳直射A所在的纬线时,我们这里是 (节气),地球应位于公转轨道上的 处。
(4)A、B、C、D四点中,季节变化最明显的是 ,一年中阳光直射一次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七上期末统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我国两大河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黄河和长江都发源于 高原,两河的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 (填“上”、“中”、“下”)游河段,④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3分)
(2)黄河①②③河段中,“地上河”景观出现在 (填代码)河段,主要原因是中游流经 (地形区),水土流失现象严重。(2分)
(3)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城市⑤是 (城市),简称 。长江最终注入的海洋是 ,黄河最终注入的海洋是 。(4分)
(4)目前正在兴建的 工程,将把长江流域富余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1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