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我们将长江和黄河做了比较,其中错误的是 ( )
A.两河上游水能资源丰富 B.两河都流经了我国地势三级阶梯
C.两河都发源于青海省 D.二者冬季都有凌汛现象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来凤新人教版七年级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N, 116°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B.位于东半球,高纬度
C.位于西半球,中纬度 D.位于南半球,高纬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甘肃省敦煌市八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符合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是( )
A、东部人口少、西部人口多
B、一般平原、盆地人口较多,山地、高原人口较少
C、汉族地区人口多,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D、城市人口多,农村人口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八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南、北方地区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文风情,有关这种地域差异的描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民间体育──南赛马北滑雪 B.饮食习惯──南米北面
C.民居风格──南尖顶北平顶 D.传统交通──南船北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八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农业生产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沙漠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④地最适宜发展( )
A.种植业 B.林业
C.水产养殖业 D.畜牧业
3.针对我国土地资源类型,既有利于生态平衡,又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①在江南丘陵修筑梯田 ②在洞庭湖平原退耕还林
③在内蒙古高原退耕还草 ④在黄土高原开荒种粮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滕州市八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判断题
读“我国地形地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6分)
(1)字母A和B代表的山脉是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B是____________,该山脉以西的地形区是 。
(2)字母C代表我国四大盆地中最湿润的 盆地。
(3)字母D代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__________高原,号称“世界屋脊”。
(4)字母F所在的西北地区主要属于______________气候。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属于季风气候,这种气候的突出特点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滕州市八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我国北纬32°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反映出我国地势总的特征是( )
A.中部低四周高 B.东部高西部低
C.中部高四周低 D.西部高东部低
2.图中为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在(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肥城市八下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8分)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了以下图文资料,来探究影响气候的部分因素。请你参与进来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 一个地方的气候状况主要由当地的气温和降水来决定,其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
材料2 图甲、图乙、图丙
观察探究:
(1)图甲中A、B两地单位面积获得太阳光热较多的是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自西向东气温年较差逐渐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丙中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两侧景观明显不同,如西侧的A地为茂密的森林,东侧的B地为草原或荒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山脉东西两侧水分和气温状况产生差异。
归纳总结:略。
拓展应用:
(4)暑假期间,家住乌鲁木齐的买买提要去青岛游玩。从区域差异的角度分析,请你提醒他出发前应作何准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