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印度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C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

(2)图中D代表的河流是__________,F地的主要地形是______(写全称)。

(3)图中B地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气候特征为_________,每年10月至次年5月盛行___________风。

(4)印度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主要有:(任写2点即可)

______; _______。

(1)小麦 水稻 (2)恒河 恒河平原 (3)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东北季(或东北) (4)人口稠密,劳动力成本低;印度普及英语的语言优势;注重软件专业人才的培养;积极实施对外开放的政策等(任写2点即可)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1)印度的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主要分布于印度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其次为小麦,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干旱少雨地区.图中A地的主要粮食作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八章 西北地区 单元测试 题型:选择题

在我国的吐鲁番盆地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说法,这说明当地(      )

A. 日平均气温高 B. 气温年较差大 C. 气温日较差大 D. 蒸发量较大

C 【解析】试题分析:“早穿皮袄午穿纱”是指早晨气温低,需要穿皮袄;而到了中午气温高,只需要穿一层纱就够了。所以反映的是气温的日较差大,也就是气温日变化大。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7-2018学年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 同步测试 题型:选择题

关于秦岭﹣﹣淮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是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 B. 该界线以北地区沙漠广布

C. 水运是该界线以北地区的主要运输方式之一 D. 这是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天然界线

D 【解析】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这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该界线以北地区以农耕为主,沙漠少;陆地运输是该界线以北地区的主要运输方式之一;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7-2018学年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八章 第一节 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筑成就 同步测试 题型:选择题

APEC会期期间,北京出现了久违的蓝天。网络热议这样的蓝天称为“APEC蓝”。下列举措有利于“APEC蓝”延续的是    (    )

A. 对垃圾进行焚烧处理 B. 增加私家车保有量 C. 保持重工业发展模式 D. 发展绿色能源公交

D 【解析】对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增加私家车保有量、保持重工业发展模式,将会使环境污染更严重,将不利于“APEC蓝”延续,故答案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7-2018学年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八章 第一节 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筑成就 同步测试 题型:选择题

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这说明北京是全国的(  )

A. 经济中心   B. 政治中心   C. 工业中心    D. 文化中心

B 【解析】试题分析:北京市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 【解析】 北京对于未来的发展北京做出了长远规划,北京市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国际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因此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一中全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7-2018学年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七章 了解地区 同步测试 题型:选择题

关于南极洲气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酷寒、干燥、烈风是南极洲气候的突出特点

B. 南极洲地处高纬,一年之内地面接受的太阳光热量很少

C. 每年的4月到10月,是南极洲的暖季

D. 南极洲有“寒极”之称,其中高原地形和巨厚冰层起了重要作用

C 【解析】试题分析: 南极洲位于地球最南端,几乎全部位于南极圈以内,四周分别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南极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常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因此酷寒、干燥、烈风成为该洲最突出的气候特点;南极洲地处高纬,一年之内太阳高度角很小,因此地面接受的太阳光热量很少;而在季节方向,南北半球季节相反,4-10月是南极洲的寒季,11月到次年3月是南极洲的暖季;由于高原地形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7-2018学年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七章 了解地区 同步测试 题型:选择题

下列地区中,水旱灾害最为频繁的是( )

A. 南亚、东亚 B. 南亚、西亚 C. 北亚、中亚 D. 东南亚、中亚

A 【解析】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该地区水旱灾害频繁.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7-2018学年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八章 走进国家 同步测试 题型:选择题

欧洲的地形以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为主(      )

A. 平原 B. 山地 C. 高原 D. 盆地

A 【解析】欧洲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欧洲将近2/3的地区是平原,在各大洲中所占比例最高.主要有东欧平原、波德平原(又称中欧平原)和西欧平原,从乌拉尔山脉西麓到大西洋之滨,平原连成一片,而山地、高原所占面积不大,平均海拔高度34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7-2018学年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八章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同步测试 题型:选择题

台湾省居民大部分是从哪个省份迁移去的(    )

A. 浙江  福建 B. 福建  广东 C. 吉林  黑龙江 D. 江苏  上海

B 【解析】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主体是台湾岛。此外,还有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绿岛等200多个岛屿。2001年全省人口2240.6万。省内居民以汉族为主,约占总人口的97%,他们主要是明清以来福建、广东两省移民的后代,这说明台湾与大陆的有着很深的血缘关系,故本题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