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图,我国7月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

【1】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A南北气温都较高 B南北气温差异大

C气温最低区域在北方 D东高西低,气温差异大

【2】据图可知,拉萨的气温在

A24﹣28℃之间 B16﹣24℃之间

C8﹣16℃之间 D8℃以下

【答案】

【1】A

【2】C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图可知,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我国冬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海南省,最低的地方是漠河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主要是因不夏季时,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我国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高,北方地区白昼时间长,全国普遍高温,而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故选A

【2】等温线各点的气温数值都相等,从图中可以看出,拉萨位于8﹣16℃之间的等温线之间,说明拉萨的气温在8﹣16℃之间,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南回归线横穿澳大利亚中部,该国热量丰富,降水分布差异明显。独特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 产生深刻影响。该国人口密度不足3 人/km2,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请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对澳大利亚降水分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由北、南、东部向中部递减B.由西向东递增

C.由北向南递增D.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2形成澳大利亚农业如图所示分布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气温的差异B.降水的差异C.海拔的差异D.是否临海

3根据该国的资源优势,应大力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A.宇航工业B.电子工业C.采矿业D.食品工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洪水、风暴潮和干旱出现频次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我国干旱地区出现频次>30的地区是____平原、____平原和____流域;干旱频次<10的地形区主要有____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盆地等.

(2)受风暴潮灾害影响最大的是东南沿海地区有___省、____省、浙江省及江苏南部和上海市.

(3)我国洪水影响最广的地区是____平原、____平原、此外____流域、__盆地及东北平原也常受洪涝灾害.

(4)我国干旱灾害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气候区,其原因是季风进退变化,常造成旱涝灾害.

(5)为减轻旱涝灾害的损失,要加强对____治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印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水旱灾害频繁 B. 软件外包业是发展最快的服务外包产业

C. 是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D. 人口众多,已经超过十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中国年降水量和干湿地区分布图,回答问题。 读我国温度带划分图、干湿地区分布图和冬季风、夏季风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温度带③和④的分界线,它大致接近于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此界线是右图中干湿地区 D_____区和 A_____区的分界线。

(2)图中北京所处温度带为_____带,主要的农作物是________,熟制为 _____

(3)表示夏季风的是_____图,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凌汛是指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长江和黄河概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由于航运价值高,被誉为“黄金水道”

B.长江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C.黄河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中下游河段

D.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注入黄海

2下列河段中,易发生凌汛现象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对俄罗斯的交通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交通部门齐全,但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分布不平衡

B. 铁路欧洲部分形成以莫斯科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

C. 石油和天然气的运输主要是依靠铁路运输

D. 客运主要以铁路和公路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台湾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省人口超过5000万
B.汉族约占全省人口的90%
C.绝大部分人口分布在东部沿海
D.高山族主要分布在中部山区和东部沿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中国的疆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所在的半球位置是

A.北半球 东半球B.北半球 西半球

C.南半球 东半球D.南半球 西半球

2图中标注的我国领土“四至”中,位置标注错了的是

A.最北端B.最南端C.最东端D.最西端

3图中我国濒临的四大海域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