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根据太阳系在黄道(地球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依次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请完成下面问题.
![](http://thumb.zyjl.cn/pic3/quiz/images/201706/55/0a00300c.png)
(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1),填出当地球处于公转轨道ABCD不同位置时,北半球是什么节气A春分日;D冬至日.
(2)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当天,地球公转到①②③④四个轨道中的③轨道处,此时我们当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昼短夜长.
(3)当地球公转至B处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纬线),北极地区出现极昼(极昼、极夜),南半球是冬季(季节).
(4)当地球公转至D处时,图2中符合临沂市正午日照情况的是①.
(5)劳动人民掌握了24节气的物候规律,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活动,例如“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最当时”这一农谚,适合下列哪一地区B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青藏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