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列四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其中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  )
A、巴中市地图B、四川省地图
C、中国地图D、世界地图
考点: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专题:
分析: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解答:解:四幅图的范围由大到小排列为: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四川省地图>巴中市地图,因为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表示的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所以巴中市地图的比例尺最大,表示的内容最详细.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范围、内容详略的关系,理解是答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问题:

(1)世界气温分布的差异用
 
来表示;
(2)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范围大致位于
 
 
之间 (重要纬线),这里位于五带的
 
带.
(3)从赤道到两极,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该山脉名称为(  )
A、大兴安岭B、天山
C、昆仑山D、秦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从太空俯瞰地球,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星球,原因是(  )
A、地球被蓝天所包围
B、北极点位于大陆,南极点位于海洋
C、北半球海洋面积大,南半球陆地面积大
D、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的71%,陆地占2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产业发展特点与条件的有关图文资料,并回答问题.
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珠三角)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外企,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成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又一次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机遇,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和工业部门结构,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和外贸出口基地,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步入新世纪,珠三角的经济继续高速发展,2000年珠三角创造的生产总值(GDP)7361亿元,2004年为13394亿元.为了谋求经济的更快发展,进一步实现珠三角与内地和港澳地区在资源、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等方面的互补,有些专家认为珠三角可以构建联合周边地区的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泛珠三角)新格局.

(1)珠三角历来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根据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分类,珠三角的农业大多属于
 
业.这里多数地区农业虽机械化程度较低,但集约化程度高,单产高.
(2)基塘农业是珠三角的农业特色,其形成主要是充分利用了当地
 
 (单项选择)
A.肥沃的土壤       B.低洼的地势      C.发达的科技      D.便捷的交通
(3)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的工业为
 
密集型产业主导的出口加工型工业,主要工业部门为
 
工业.
(4)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珠三角工业发展呈现了以
 
密集型为主导的特点,尤其以
 
工业部门最为突出.
(5)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珠三角GDP迅速增长,同时,珠三角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
 

(6)目前,珠三角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些困难,具体表现有
 
(多项选择)
A.能源供应相对紧张                         B.南岭阻隔水陆交通
C.劳动力素质较低                           D.外向型经济比重较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该图所揭示的问题是(  )
A、乱砍滥伐
B、草地资源普遍超载
C、草场污染
D、浪费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我国最大的盐场和最大的渔场分别为(  )
A、舟山盐场  长芦渔场
B、莺歌海盐场  渤海渔场
C、布袋盐场  舟山渔场
D、长芦盐场  舟山渔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将“城市化地区”穿插在“非城市化地区”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
A、加快非城市化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B、改善和美化城市环境
C、使交通更加便捷
D、受浦东地形条件的限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多从头顶过”,如图是我国某地居住景观的示意图.有这种居住景观的地区,最须克服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壤盐碱化B、洪水泛滥
C、地层下陷D、水土流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