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五带图,完成下列题。

【1】纬线度数和纬线的名称分别是( )

A. 23.5° 南回归线 B.23.5° 南极圈

C.66.5° 南极圈 D.66.5° 南回归线

【2】A带与B带的分界线是( )

A.北极圈 B.南极圈

C.北回归线 D.南回归线

【3】关于A带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位于中纬度

B.四季变化在五带中最明显

C.有太阳直射现象

D.能看到极昼极夜现象

【答案】

【1】B

【2】D

【3】C

【解析】

试题分析:

【1】纬线是北回归线,度数是23.5°N,纬线是南极圈;

【2】A带是热带,B带是南温带,分界线是南回归线,答案为D;

【3】南北回归线之间是热带,获得太阳热量最多,终年炎热,有阳光直射现象,位于低纬度,答案为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地球的公转方向是 ,地球公转一周所需时间为

(2)地球运行至A点时,北半球的节气为 此时,射洪县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3)地球运行至 点时,遂宁市射洪县春暖花开。

(4)今天,地球公转在哪两个字母所表示的位置之间(

A.D-A B.A-B C.B-C D.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江海交汇之地,其中A是 海。

2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原因是 。结合图中信息说说,为缓解这种局面,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增加能源供给?(两条即可)

3上海宝山是我国著名的钢铁工业基地,结合图示信息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有哪些?

__ 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我国山脉示意图,完成下列各

【1】中山脉是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位于我国三大阶梯分界线上

C.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的分界线

D.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山脉与武夷山脉走向一致

B.图中山脉南侧为热带地区

C.图中山脉为我国地势一、二阶梯分界线

D.图中山脉为天山山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美洲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美洲西部濒临A 洋。在智利的东部有世界最长的山脉B是 。南、北美洲的分界线C是 运河。与北美洲隔白令海峡相望的国家D是

(2)世界经济高度发达国家E是 ,该国领土由本土、夏威夷州和 州三部分组成,首都是 ;农业生产具有区域专门化特点,五大湖附近为 带(乳畜带棉花带)。

(3)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属于 人种。F是南极洲,其代表性的动物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面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图中数字代表地理事物的名称:___________平原,________河。

(2)黄河发源于A___________高原,中游流经的B是__________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因此,治理黄河的关键是中游的治理,其根本措施是_ __

(3)黄河注入__________,黄河最容易出水患的是哪个河段__________,原因是____ 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两极地区共有的自然特征有

A. 以陆地为主 B. 纬度较低

C. 纬度高、气温低 D. 气候类型多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北回归线穿越我国的省份由东到西依次为(

A、 B、台

C、粤 D、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按照下列程序和要求,完成探究活动。

活动材料:海拔测量仪1个、温度计1支、数据记录及绘图工具等1套。

实践过程:

(1)在海拔0米500米1000米1500米处四次测量气温。

(2)记录测量结果或绘成图。

(3)分析气温的变化规律

观测结果:请把图中所示观测结果填写在下面表格中。

海拔

0米

1000米

1500米

气温

18

归纳分析:气温随海拔变化的规律是: 拓展延伸:我国的拉萨市和重庆市两城市,纬度相近,但夏季气温相差悬殊,气温较低的是 市,主要原因是

原理应用:(1)我国横断山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独特景观,试分析其成因(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2)有一座海拔3800米的高山,在其山麓海拔1800米处,测得气温是18。请你计算山顶的气温为 ,其山顶会有常年积雪吗?_______(会或不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