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地形区____________严重,黄河流经该地形区后_________量大增。

(2)图中A与D地区大致以②__________山脉为界,D地区气候湿热,土壤以_______色为主。

(3)江西位于图中的_______地区,“河谷农业”、“酥油茶”、“糌粑”是_________(均填字母)地区的写照。

【答案】水土流失 含沙 横断山脉 D A

【解析】

1)由图可知,图中①地形区是黄土高原,这里由于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水土流失十分严重,黄河流经该地形区后含沙量大增。

(2)图中A与D地区大致以②表示的横断山脉为界,D地区是南方地区,全年降水丰富,气候湿热,土壤以红壤为主。

(3)江西位于图中D表示的南方地区,“河谷农业”、“酥油茶”、“糌粑”是A表示的青藏地区特色。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亚洲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
A.复杂多样,西部海洋性气候显著
B.广阔的大陆导致了单一的大陆性分布
C.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D.复杂多样,西北部极地气候显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澳大利亚特有生物物种多,其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几千万年前与其他大陆分离
B.四周被海洋包围,生物进化缓慢
C.没有大型野生食肉动物
D.气候非常寒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亚洲与北美洲的洲界线,又是国界线和日界线,“三线”穿过的海峡是( )

A. 马六甲海峡 B. 直布罗陀海峡 C. 白令海峡 D. 黑海海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往往蕴含的地理知识,下列现象中,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
A.正午时,全国各地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总是指向北方
B.学校在冬季和夏季采用不同的作息时间,夏季放学时间要比冬季晚
C.爸爸凌晨爬起来看德国世界杯足球赛现场直播
D.我们家乡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长江三角洲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A__________。

(2)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工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___________。

(3)长江三角洲旅游业发达,你知道这里有哪些著名旅游景点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图所示的①、②、③、④ 四块区域,并将这四块区域命名为“金色中国”“银色中国”“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金色中国”——北方地区——④B. “银色中国”——青藏地区——②

C. “绿色中国”——南方地区——①D. “黄色中国”——西北地区——③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银色中国”与“金色中国”大致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

B. “金色中国”与“绿色中国”大致以青藏高原边缘线为界

C. “黄色中国”与“绿色中国”大致以秦岭—淮河线为界

D. “金色中国”与“黄色中国”大致以青藏高原边缘线为界

3下列地理区域及其区域特色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金色中国”——海陆位置B. “银色中国”——纬度位置

C. “绿色中国”——地形地势D. “黄色中国”——海拔高度

4下列描述中,与④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相符的是( )

A. 河湖众多,水网纵横B. 气候湿润,降水充沛

C. 平原高原为主,地形平坦D. 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5下列描述与图片所示区域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①

B. “青稞美酒锅庄舞”——②

C. “旱地麦浪泛金黄,大地笼罩青纱账”——③

D. “旱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们经常在电视看到北非阿拉伯人,大多数穿着魄长袍服装,原因是( )

A. 气温高,太阳辐射强 B. 季风气候显著

C. 干燥地区广大 D. 个人爱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南方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A.________平原B.________盆地 C.________丘陵D.________高原 E.________山脉F.________三角洲

(2)图中B盆地被称为“_______盆地”,F三角洲有“______”的美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