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对图①~④中地理事物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①所在国煤、铁、石油资源丰富,工业和城市多分布在该山以东
B.②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高原
C.③山脉是美洲最高大的山脉
D.④国居民和城市分布在东南沿海

分析 由题干提供的图示信息可知,①是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②是中国,②处是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③是美国较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脉;④有大分水岭山脉,该国家是澳大利亚.

解答 解:读图可知,①是俄罗斯,乌拉尔山脉是俄罗斯国家的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分界线;该国家煤、铁、石油资源丰富,工业和城市多分布在该山以西,故A错误.
②是中国,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中国的西南边境上,②处是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故B错误.
美国中部为大平原,东部为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脉,③就是位于美国东部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脉;故C错误.
澳大利亚东部为大分水岭山地,④国家是澳大利亚,该国家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区;故D正确.根据题意.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知识点,结合图示记忆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  )
A.肥沃的冲积平原B.水源较好的绿洲地区
C.山间盆地D.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北京的地形以(  )
A.山地、高原为主B.山地、盆地为主C.平原、盆地为主D.山地、平原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是我国的近邻,也是海外华人最集中的地区.读东南亚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l东南亚简图

材料2据资料统计,2004-2013年以来,印度尼西亚每年都有强烈地震发生.2004年12月26日,地震震级曾达到9.3级,并引发海啸,波及多个国家,共造成20多万人死亡或失踪.北京时间2012年月11日16时38分,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西海岸发生里氏8.7级地震.印尼政府估计在这场地震中流离失所的灾民人数超过了34万,受到严重损毁或是完全被毁的房屋数量达到了217000座.
(1)A所在的区域属中南半岛.从该半岛山脉、河流的分布状况概括其地表形态特征: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印度尼西亚地震活动频繁发生,且危害严重.试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简要解释该地区地震多发的原因.
处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3)M处是世界著名的马六甲海峡,该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表现在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天然水道,是联结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
(4)东南亚以什么气候为主?热带雨林气候.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读甲、乙两图,完成.

(1)甲、乙两地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与乙地相比,甲地发展工业的突出优势是C
A.煤、铁等矿产分布集中             B.多港湾,海上运输便利
C.邻近港澳,很多地方是“侨乡”D.高等院校众多,科技智力资源丰富
(2)关于乙图中A城市上海(填出该城市名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京沪、沪昆两条铁路在此交会       B.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国最大港口
C.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城市             D.拥有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宿迁某外贸公司代表去东南亚订货,他最可能订购的货物是(  )
A.橡胶、椰子B.棉花、水稻C.蔬菜、牛奶D.黄麻、棕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建筑被称为凝固的音乐,北京的经典建筑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时代风貌.下列建筑不在北京的是(  )
A.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B.人民大会堂
C.国家图书馆D.平遥古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也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尤为关键的地区.保护好三江源直接关系到长江黄河中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结合如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地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南部的农业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
(2)图乙地区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淡水渔业发达,自古誉为鱼米之乡;该处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其核心城市是上海.
(3)三江源中的“长江”是指如图甲中①②③④⑤的④(填数字)河流,长江最终注入东海.
(4)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试从河流流量,含沙量等方面分析该地区生态环境破坏对长江的影响.长江的水源补给量减小,河流径流量减少;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淤积,引发洪涝灾害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