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板块学说全球分为六大板块,这六大板块分别是指,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________  、 ________ 。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第七章 南方地区 单元测试 题型:选择题

香港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①有丰富的森林资源

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③有优越的地理位置

④有优良的天然港口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福建省厦门市2017-2018学年度初一下地理期末复习综合卷 题型:解答题

读“欧洲西部及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经济发展水平看,欧洲西部绝大部分是______国家。

(2)欧洲西部为加强各国间的联系,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叫做______。

(3)欧洲西部有“世界工业摇篮”之称,其工业以______为主。

(4)欧洲西部自然风光秀美,人文景观异彩纷呈,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业。图中旅游景点所在国家是______,此国又有“郁金香王国”之称。

(5)大洋A是________;B海域沿岸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其气候特征为冬季温和湿润,夏季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福建省厦门市2017-2018学年度初一下地理期末复习综合卷 题型:选择题

下面对欧洲西部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一个半岛众多的地区

②是一个多山地的地区

③是一个深受海洋影响的地区

④是世界工业发展最早的地区.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8年秋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练习:3.2海陆变迁 题型:解答题

地球上的火山、地震常常给人们带来巨大灾难。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造成数十万人伤亡,损失惨重。地震发生后,国务院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材料二 六大板块示意图。

(1)写出图中的板块名称:a________板块;b________板块。

(2)地震发生时,下列避险措施正确的是(______)

①迅速跑到开阔地带

②乘汽车逃命

③立即躲到坚固的桌子或床下面,就地避震

④应站着不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3)汶川地震主要是由于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相互挤压而形成的。

(4)汶川地震发生时,我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

(5)全球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两大火山地震带上,一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另一条是________火山地震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8年秋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练习:3.2海陆变迁 题型:选择题

德国有位科学家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下列是不同时期大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德国科学家是谁(  )

A. 魏格纳 B. 麦哲伦 C. 哥伦布 D. 伽利略

2.以上哪一幅图表示的是现代大陆的分布状况(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六章 我们所在的大洲-亚洲 单元测试 题型:选择题

读东、西半球图,下列有关亚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B. 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C. 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

D. 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六章 我们所在的大洲-亚洲 单元测试 题型:解答题

下图是“亚洲部分国家1998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回答:

(1)①图示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高的是________,最低的是________;最高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最低国的________ 倍。

②除日本外,图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的国家有________ 。

(2)图示中西亚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高的是________ ,该国临着________ 海。

(3)印度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及马来西亚的________ 分之一,主要原因是________ 。

(4)图中所示东亚内陆国和中亚内陆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相差约________ 美元,这说明同为发展中国家,________ 发展的差异也很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8年秋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练习:2.2地形图的判读 题型:填空题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1)虚线AB表示(____)

A. 山脊   B. 山谷     C. 鞍部    D. 山顶

(2)丙处的地貌形态名称是________.

(3)根据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变化规律,乙地的海拔高度是________米.

(4)山顶的海拔高度是________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