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地球仪、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仪的形状与地球实际形状相同

B. 地球仪上的地轴在实际地球上存在

C. 所有纬线均是一个圆圈但长短各不同

D.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故可指示南北方向

2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时,正确的做法是

A. 面对地球仪时,自左向右拨动球体

B. 从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旋转球体

C. 手握底座,整体逆时针旋转地球仪

D. 移动地球仪沿椭圆轨道做水平运动

【答案】

1 D

2 A

【解析】

地球仪是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的比例尺缩小的一个地球模型,在地球仪上有指示南北方向的经线和指示东西方向的纬线。

1关于地球仪、经纬线的说法,地球仪的形状与地球实际形状不完全相同地球仪上的地轴在实际地球上是不真实存在的;所有纬线均是一个圆圈但长短各不同,但南北半球度数相同的除外;经线连接南北两极故可指示南北方向,故选D。

2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时,正确的做法是面对地球仪时,自左向右拨动球体从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旋转球体;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列甲、乙两地的气温、降水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大的是___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地。

(2)根据甲地的气温特点和降水量特点,可判断甲地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3)判断乙地位于______半球(南、北半球)。

(4)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洋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每年的7、8月份,台风在我国登陆,对农业生产有利的一面是(
A.带来狂风
B.带来大量的降水
C.形成闷热天气
D.给沿海地区带来渔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江春水向东流… …”“大江东去浪淘尽… …”这些描绘我国大江大河的诗歌,表明我国的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这与自然环境的哪方面有关

A. 我国的地势特点 B. 我国的位置特点

C.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 D.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由南极洲乘船往北到北冰洋进行科学考察,考察队员对气温的感觉是()

A. 越往北走越冷 B. 先是越来越冷,后是越来越热

C. 越往北走越热 D. 先是越来越热,后是越来越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从红山水库运送1吨活鱼到赤峰西城市场销售,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  )

A. 航空运输 B. 铁路运输

C. 公路运输 D. 水路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简要铁路干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我国重要的铁路枢纽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将我们家乡贵州的国酒茅台、民族医药、茶叶等土特名产和安顺蜡染从贵阳运到北京,经过最近的铁路线依次是:E________、F________

(3)京沪铁路,主要位于我国第________阶梯,连接了我国两大工业基地,分别是________工业基地、________工业基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若某同学乘低空飞行的飞机沿图示路线进行地面考察。

(1)那么他看到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________河、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________山脉、黑海、________海峡。

(2)从空中明显可看出,亚洲中部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最为高峻,四周分布着较低的地形单元。地势特点:亚洲地势起伏很大,________;受地形的影响,亚洲河流分布特点是:河流呈放射状由_________部流向周边的海洋。

(3)从空中还可以看到世界最高峰,有“世界屋脊”之称,耸立在中国与尼泊尔边境上的山峰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学会归纳:读“中国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大写英文字母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填在下列空格内:

A.地区 , B.地区 , C.地区 , D.地区

(2)图中C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D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3)A、B两地区的地理分界线(图中虚线)是岭―河一线,你知道这一界线的南北两侧有哪些明显的地理差异吗?完成下面表格:

提示:比较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农业生产、交通工具、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