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描述,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
A.煤、铁、石油资源丰富,是全国主要的小麦产区
B.日照时数长,太阳能资源丰富
C.山青水碧,鱼米之乡
D.居民擅长骑马、射箭、摔跤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区域和乙区域的分界线是( )
A.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B.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 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D. 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2】下列说法符合甲区域环境特征的是( )
①冬季河流结冰
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③年降水量多于800毫米
④农田多以旱地为主
⑤主要种植小麦、柑橘等
⑥民居屋顶坡度较小
⑦交通运输以陆地为主
A. ①④⑥⑦ B. ①④⑤⑥ C. ②④⑥⑦ D. ①③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龙岩)今年入春以来,我国南方降水偏多,北方旱情发展迅速。我国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 )
A. 夏季风的强弱进退异常 B. 海陆位置不同
C. 夏秋季节台风影响显著 D. 地形复杂多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西气东输管道线路图”完成下列要求:
(1)填出该管道线路自西向东经过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
(2)该管道工程的建设,将分别对东、西部地区的环境保护产生哪些有利的影响? .
(3)该管道工程的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哪些突出的意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长江流域略图”,完成下列内容:
(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城市和铁路线名称:
城市:A , B , C , D . 铁路:E .
(2)填出图中数字代号所代表的河流和湖泊的名称: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3)说明长江沿江地带自然条件的优越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蒙华铁路拟建成国内最大规模运煤专线,北起内蒙古浩勒报吉站,途经陕西、山西、河南、湖北、湖南、终至江西省吉安.该铁路连接蒙陕甘宁能源“金三角”地区与鄂湘赣等华中地区,是“北煤南运”新的国家战略运输通道.
材料二:蒙华铁路示意图和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
(1)写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中下列数字表示的区域名称:
①;②;③;④;
(2)图中①地区和②地区之间的界线大致沿着B(山脉)和C(河流).
(3)图中①地区的耕地类型以为主,②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4)图中确定界线D的主导因素是 , 图中区域③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
(5)蒙华铁路的终点站江西吉安位于图中的(填数字)区域,该铁路线的建设有利于我国实现资源跨区域调配,缓解华中地区供应紧张的局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2017年春节,家住北京的路景应朋友之邀,驱车来到东南丘陵地区。下图为行车路线及两地气候和景观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早上7点,北京气温在_____℃以下,路景穿戴好羽绒服、围巾、帽子和手套。驶离全国的______(填北京的职能)中心,沿途停留两个服务区后,他逐渐感觉围巾、帽子和手套已是多余。下午6点,到达目的地,只见朋友穿一件薄外套迎接,此时当地气温约10℃,两地的温差是______造成的,真是一路向南一路暖。
(2)整个冬季,北京的太阳频频露脸,但却冷得直跺脚,气候_______(填特征)。开车向南,穿过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_______,沿途的天空逐渐阴沉,过了长江,天空早已是“斜风细雨”,可见南方冬季的气候_______(如目的地),真是一路向南一路雨。
(3)北方的冬季是萧瑟的,树木只留下遒劲的枝干,乡村被连片的______(填粮食作物)包围。进入南方,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和匍匐的小草呈现出墨绿、深绿、浅绿,平原、河谷多为______(填耕地类型),缓坡上种植着小麦和_______(填经济作物)等,真是一路向南一路绿。
(4)北方地区东部的地形以______为主,南方地区东部的地形______(填特征)。北方各等级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尤其是高速公路又直又长;南方的高速公路多桥梁和隧道,因为这里河网______(填分布特征)。从高速公路下来,汽车不时上坡和下坡,不时拐弯,路景切切感受到了“山路十八弯”,真是一路向南一路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烈,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区
B. 长江、黄河、珠江都发源于青藏高原
C.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D. 我国有“聚宝盆”之称的盆地位于青藏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