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0.读“黄土高原”图,完成下面的问题.
(1)黄土高原东到A太行山;北至B长城;西至C祁连山;南至D秦岭.
(2)干旱和水土流失是制约黄土高原农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
(3)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泥沙,成为了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分析 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大致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面积约50万千米2.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覆盖厚度大多在100米以上,最大厚度超过200米.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一遇暴雨,水土流失严重,因此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黄土高原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制约其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干旱.

解答 解:读图可知,(1)黄土高原东到A太行山;北至B长城;西至C祁连山;南至D秦岭,这里黄土广布,土质疏松.
(2)该地区降水稀少,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干旱和水土流失是制约黄土高原农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
(3)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黄河在此携带了大量泥沙,成为了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故答案为:
(1)太行;长城;祁连山;秦岭;
(2)干旱;水土流失;
(3)黄;含沙量.

点评 本题考查了黄土高原地区的地理知识点,要理解记忆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根据北京时间与其它三个城市时间的差别,可得出(  )
A.莫斯科位于西半球B.堪培拉位于东半球
C.东京位于北京的西边D.北京与莫斯科相差三小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关于图中②河段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沙量逐渐增加B.有凌汛现象
C.是明显的“地上河”D.航运价值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读图,并阅读相关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以色列面积1.49万平方千米,50%以上的领土为沙漠.盐碱地面积广大,农业以种植业尤为发达.该国有一种智能节水压力系统,这种系统不但可以通过塑    料管直接把水送到植物的根部,而且在灌溉前可将化肥溶入水中,使水、肥灌溉同时完成,用少量的水、肥就可以达到最佳效果,整个过程由计算机控制.
(1)写出图中A海区较突出的地理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2)20世纪70年代,在B河兴建了一座著名的大坝,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人工水库.大坝建成后,带来的影响可能有ABD(多项选择).
A.得到发电、灌溉、航运、旅游等综合效益    B.有效防止河流下游的洪水泛滥
C.入海泥沙增多,河口三角洲不断扩大        D.泥沙淤积,使水库库容量下降
(3)以色列所在的西亚地区沙漠广布,与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相比,成因有何不同?
(4)从自然条件考虑,以色列发展农业生产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灌溉水源.该国家发展农业的经验对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的发展有什么借鉴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读图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北纬30°中国行》从浙江舟山群岛出发,自东向西一直拍摄到西藏的阿里地区,沿途穿越9个省市自治区,节目展现了北纬30°沿线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社会发展在内的全景式图画.

(1)①省的全称是浙江省,②省的简称是湘.
(2)A位于我国四大区域中的南方地区,该地区耕地类型为水田(水田或旱地),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3)B地区是藏族(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本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牦牛被称为“高原之舟”.
(4)A、B两地分别于4月和7月盛开美丽的油菜花.B地油菜开花时间更迟的原因主要是:B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上,海拔高,气温低.
(5)如图为北纬30°纬线经过的大地形区,主要有长江中下游平原、甲处的四川盆地、横断山区和乙处的青藏高原,整个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6)如图四幅图中,有一幅不是本次考察活动中拍摄的,它是丙幅图,该图拍摄的地点应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西北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关于四农业区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耕地以水田为主B.②地的主要作物小麦、玉米
C.③地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D.④地作物一年两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一年中,南极大陆月平均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
A.7月B.1月C.3月D.9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图中河段③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是(  )
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华北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图中b区域位于(  )
A.西半球、南半球B.西半球、北半球C.东半球、南半球D.东半球、北半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