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列现象由公转引起的是

A.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 B.昼夜的更替

C.四季的变化 D.太阳的东升西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沧州市七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每空1分共9分)

(1)写出地球公转至A、B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A B

(2)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此时山东省白昼最长,这一天是在 月 日前后。

(3)在公转轨道外的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

(4)由图可看出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 ,而且它的空间指向 。

(5)由于地球的公转在温带形成了明显的 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陕西省咸阳市片七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圈 B.纬线长度都相等

C.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 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沧州市七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地点,符合热带、东半球、南半球三个条件的是

A.20°S、180° B.75°S、90°E

C.10°S、15°W D.70°N、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沧州市七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绘一张学校操场平面图,采用下列哪种比例尺较合适

A.1:1000

B.1/4000000

C.0 30千米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七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读下面两段材料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6分)

材料一:1975年,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了含有鱼、海藻、海螺等生物化石。

材料二: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

两段材料说明了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地表形态如何变化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预言:几千年后,红海将扩大,地中海将消失。试用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的学说来解释这种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七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人预测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其原因是( )

A.当地火山和地震的活动造成的

B.苏伊士运河的开凿使红海拓展

C.冰川融化,地震活动造成的

D.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继续张裂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七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地的经纬度位置是45°W,20°S,则该地属于( )

A.西半球的南半球 B.西半球的北半球

C.东半球的南半球 D.东半球的北半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八上期中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中国地形剖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充沛降水

B.使许多大江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

C.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有利于发展内河航运

D.河流在阶梯交界处蕴藏了巨大的水能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