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地区全年高温多雨,极地地区终年寒冷,冰雪覆盖,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海陆因素 B. 纬度因素 C. 洋流因素 D. 地形因素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甘肃省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我国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是()
A. 以山地和丘陵为主 B. 以盆地和高原为主
C. 以平原和盆地为主 D. 平原、盆地、高原和丘陵交错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2016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读材料及“京津冀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3月5日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协作。京津冀将走向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经济一体化道路。
(1)北京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等众多国家机关所在地,说明北京是全国的 中心。
(2)北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是( )
A.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多 B.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C.资源丰富 D.临海,交通便利
(3)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以_ _为主,是我国重要的 _ _产区(粮食作物);由于这里河湖众多,也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品产区,因而本区有“_ _”的美誉。
(4)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B.长江三角洲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
C.长江三角洲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D.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林、牧、副、渔业基地
(5)连接京津冀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铁路干线名称是 。
(6)两地区的重要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优势条件是( )
① 两地都具有沿海、沿铁路的便利交通 ② 两地的煤炭资源都十分丰富 ③ 两地的钢铁工业都靠近原料产地 ④ 两地城市、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大 ⑤ 两地均位于我国农业发达地区
A① ② ③ B② ③ ④ C③ ④ ⑤ D① ④ 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2016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民居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搭配不相符的是 ( )
A. 延安——窑洞 B. 西双版纳——竹楼
C. 皖南——冰屋 D. 吐鲁番——平顶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2016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巴西和澳大利亚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 )
A. 大部分处在温带 B. 地形以平原为主
C. 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D. 都属于发达国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2017届中考一模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读下面图,请回答下面问题。
(1)城市A是全国高等学校最集中的地区,有众多的体育场馆、博物馆以及许多国家级文艺团体,这说明它是全国的 中心。
(2)我国正在实施的 工程,缓解了A城市严重缺水的状况。
(3)B省的自然特征为 ,本省的重要农业区为 ,灌溉水源来源于 。
(4)C省位于 地形区内,②河的 (河段)流经此省,C省的环境问题是 ,产生此问题的气候原因是 。
(5)省级行政单位D的主要农业部门是 ,被誉为“高原之舟”的优良畜种是_____ ___。
(6)游客来到省级行政单位D后,其大部分成员出现头痛、运动时呼吸困难、流鼻血等高原反应。出现这种反应的原因是 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2017届中考一模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某河流域略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河发源于西藏自治区,流经四川、重庆等省级行政单位
B. 甲地出现泥沙淤积、洪涝灾害等环境问题。
C. 武汉交通方便,嘉陵江与长江在此交汇
D. 乙处流量较大,适合发展航运
2.关于南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是长角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B. 在此城市中能欣赏到“中国第一水乡”的风情
C. 它是我国最大工业基地的主要城市之一
D. 莲藕、椰子等可在此大面积种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四川省简阳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读中国气候类型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字母代表中国气候类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A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B. B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C. C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D. E属于高原山地气候
2.下列对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B. 是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C. 是1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D. 是800mm年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3.对图中字母有关表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影响A气候类型所在地区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
B. B气候类型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 E气候类型所在地,海拔较高,气候终年寒冷
D. C气候类型所在地区有我国最大的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