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测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请判断下列哪条旅游路线可以欣赏到泼水节和傣族舞蹈?
A. 青海-甘肃包车七日游 B. 上海、苏州、乌镇、杭州九日游
C. 黔东南六日游 D. 云南普洱-西双版纳七天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测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地形分布简图”思考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④的地形区名字为
A. 青藏高原 B. 黄土高原
C. 内蒙古高原 D. 塔里木盆地
2.我国第三级阶梯分界线是
A. 贺兰山 B. 昆仑山 C. 大兴安岭 D. 秦岭-淮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测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我国地形地势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 东高西低,呈阶梯状 B. 四周高,中间低 C. 地形类型单一 D. 山区面积广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测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读下列四幅图,思考回答下面小题。
1.从图①可以看出我国降水的特点是
A. 年际变化大 B. 年际变化小 C. 降水均匀 D. 地区分布不均
2.图②中,北京的年降水量大于乌鲁木齐,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地形地势 C. 海陆位置 D. 冬季风
3.图③说明了我国降水的特点是
A. 夏秋多,冬春少 B. 全年多雨 C. 终年湿润 D. 冬季多雨
4.观察图④的气温曲线,判断该图最有可能是我国下列哪一个省?
A. 闽 B. 琼 C. 鲁 D. 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测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猜谜语:“两个胖子”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 重庆—渝 B. 合肥—皖 C. 武汉—鄂 D. 齐齐哈尔—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测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外流区与内流区分布”图,思考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不属于外流河的是
A. 长江 B. 黄河 C. 额尔齐斯河 D. 塔里木河
2.下列与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分界线大体一致的是
A. 0度等温线 B.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C.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D. 人口分界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测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我国流传有“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说。喜辣的习俗多与
A. 气候炎热干燥有关 B. 水土中含有大量的钙有关
C. 气候湿热潮寒有关 D. 与这些地区夏季气温太低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测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汕头市轻工业占主导地位,请判断下列哪些工业部门最有可能出现在汕头地区
①食品 ②钢铁 ③玩具 ④服装 ⑤石油 ⑥纺织 ⑦电子加工
A. ①②③④ B. ①⑤⑥⑦ C. ①③④⑦ D. ②⑤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测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思考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 图①━耕地━水稻 B. 图②━林地━甘蔗
C. 图③━难利用土地━甜菜 D. 图④━草地━农耕区畜牧业
2.关于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叙述正确的是
A. 利用耕地大力开发房地产 B. 过度放牧,增加乳畜产品的产量
C. 珍惜和合理利用,切实保护耕地 D. 把沼泽地大规模开垦为耕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测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河北省迁西县位于燕山东麓长城脚下,立足山区优势,坚持科学发展,在国内首创了“围山转”的模式。该模式是在山区根据地形环境的特点,依据山体高度布置等高环形种植带,形成了“山顶松槐戴帽,山间板栗缠腰,山脚瓜果梨桃”的立体绿化模式,森林覆盖率达到62%,成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围山转”模式符合我国山区农业生产发展方向,主要表现在
①发展生态农业
②发展旅游光观农业
③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④农林牧渔全面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围山转”模式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A. 水土流失减少 B. 大气湿度减少
C. 地下水减少 D. 生物多样性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