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05493  105501  105507  105511  105517  105519  105523  105529  105531  105537  105543  105547  105549  105553  105559  105561  105567  105571  105573  105577  105579  105583  105585  105587  105588  105589  105591  105592  105593  105595  105597  105601  105603  105607  105609  105613  105619  105621  105627  105631  105633  105637  105643  105649  105651  105657  105661  105663  105669  105673  105679  105687  133493 

科目: 来源: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为黄河开封段示意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此景观位于黄河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中上游

2.此河段沉积的大量泥沙主要来源于

A.黄土高原 B.青藏高原 C.云贵高原 D.内蒙古高原

3.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条河,针对泥沙的来源,治理的根本措施是

A.上游修建水库 B.中游植树种草 C.下游清理淤泥 D.下游加固河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我国降水量分布总趋势是

A. 从西南沿海向东北逐渐减少 B. 从西向东逐渐减少

C.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D. 从北向南逐渐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读图,该图示意我国北方某地沙尘天气的季节分布状况,图示该地区最易发生沙尘暴、扬沙和浮尘天气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种类较多的国家,下列灾害在我国山区常见的一组是

A.泥石流、寒潮、干旱 B.滑坡、洪涝、干旱

C.崩塌、滑坡、泥石流 D.滑坡、泥石流、台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矿产资源 B.土地资源

C.森林资源 D.水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我国水资源时间和空间分配都不均匀,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主要办法是

A.开采地下水 B.节约用水 C.跨流域调水 D.兴修水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塔里木河汛期出现在夏季是因为

A.流域内夏季降水丰富 B.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多

C.夏季有大量湖泊水流人 D.夏季地下水位高,补充河水的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一-诗句反映的主要地理现象是

A.纬度位置影响了花期的早晚 B.气温从低纬度向两极地区递减

C.地势高低影响气温的垂直分布 D.山顶上降水少,所以花开得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杨同学从上海到B地旅游,沿途经过的铁路线是

A.京沪线——陇海线 B.京广线——贵昆线

C.京九线——陇海线 D.京广线——浙赣线

2.沿途经过的铁路枢纽A是

A.徐州 B.郑州 C.株洲 D.商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中国四大工业基地共同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资源都很丰富 B.交通都便利

C.都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D.都是城市密集区

2.四大工业基地中,以重工业闻名是

A.津京唐工业基地 B.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C.辽中南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3.目前四大工业基地都面临转型升级问题,为使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变“中国制造”为“中国智造”,我们应该

A.鼓励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教育

B.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

C.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D.大力开发矿产资源,促进资源密集型工业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