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07687  107695  107701  107705  107711  107713  107717  107723  107725  107731  107737  107741  107743  107747  107753  107755  107761  107765  107767  107771  107773  107777  107779  107781  107782  107783  107785  107786  107787  107789  107791  107795  107797  107801  107803  107807  107813  107815  107821  107825  107827  107831  107837  107843  107845  107851  107855  107857  107863  107867  107873  107881  133493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

(1)图中等高线的等高距是______米,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米。

(2)如果要进行攀岩运动,适合在______处,因为该地的地形部位是______;丙地的地形部位是______。

(3)丙处位于甲处的______方向。“”在图中表示海拔最高的山峰。

(4)图中甲乙两地间的距离约是2厘米,那么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______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所在的省分别是

A.云南和广东 B.黑龙江和贵州

C.山东和广东 D.黑龙江和云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俄罗斯的商店里经营着中国生产的各种日用品,而在我国商店中却少见俄罗斯生产的日用品,这是因为( )。

A. 俄罗斯工业基础条件差,工业生产落后

B. 俄罗斯以重工业、航空航天工业为主,民用工业薄弱

C. 矿产资源缺乏,缺乏工业生产的原料、燃料

D. 纬度高、气温低,不利于制造日用工业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分析回答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A. 温暖 B. 湿热 C. 干旱 D. 高寒

2下列关于图中区域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区域因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青稞、小麦等农作物单产高

B. 因图中铁路的开通,铁路运输成了当地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C. 甲省区的农业区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

D. 乙省区有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工业基地图,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内江的交通地位 内江是川东南乃至西南各省交通的重要交汇点,是四川省仅次于成都的第二大交通枢纽。交通四通八达,铁路有成渝、内昆,铁路纵贯南北构成字形;公路有成渝、内宜、内遂、隆纳四三条高速公路在内江汇合成字形。正在建设中的成渝高速铁路也在内江建站。内河航运以沱江为主,沱江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境内,直通长江。

1图示工业基地中,可与成渝经济区通过长江航运联系的甲是 工业基地。

2据图中信息分析,辽中南工业基地内最主要的工业部门可能是 单选

A.制糖工业、造船工业 B.纺织工业、化学工业

C.钢铁工业、机械工业 D.食品工业、森林工业

3我国高技术工业发展迅速。甲、乙、丙、丁工业基地中,嫦娥三号探月器的主要研制中心和飞行控制中心,分布在我国高技术工业实力雄厚的 工业基地。

4根据材料及图分析,内江在成渝经济区中的特殊交通地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强的爸爸是一名外交官,以下是他对某个国家的描述:街头巷尾讲着葡萄牙语的小伙子,一边踢足球,一边展示桑巴舞舞姿,该国家位于( )

A. 亚洲 B. 欧洲 C. 南美洲 D. 北美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成语“得陇望蜀”,形容得寸进尺、贪心不足。成语中提到的两个省区是下列中的(

A.甘肃、重庆 B.云南、贵州

C.甘肃、四川 D.贵州、四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我国山区建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山区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不能进行经济开发

B.山区资源丰富,在旅游、采矿和农业多种经营方面优势突出

C.山区中,水热条件较好的山间盆地、河谷平原可以发展种植业

D.山区建设中最大的障碍是交通不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气候对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影响,在我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条件是

A. 气候复杂多样

B. 高温与多雨期一致

C. 南北温差大

D. 温度带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