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绿色发展,生态优先”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首要任务,据下图“长江干流各河段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小题1)上图中①②表示的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
A. 荒漠化 水土流失 B. 水土流失 洪涝灾害
C. 荒漠化 凌汛 D. 水土流失 围湖造田
【2】(小题2)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A. 上游河段 B. 中游河段 C. 下游河段 D. 中上游河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黄河干流以河口镇、桃花峪为界分为上、中、下游。上游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发展灌溉农业条件优越,有“塞上江南”之美称。中上游流经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
初冬或初春,黄河某些河段会发生凌汛。凌汛是由于河流南、北段封冻或解冻时间的差异,发生冰坝阻塞水流,导致河水泛滥的现象。
(1)上、中、下游河段中,最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游和游。当凌汛来临时,人们最经常采取的防治措施是。
(2)上游的兰州至河口镇河段,年平均径流量逐渐变 , 从水系特征及人类活动两方面分析其主要原因:① , ②。
(3)上中游的兰州至桃花峪河段,河水含沙量快速变 , 其主要原因是该河段流经沟壑纵横、严重的高原区。为了防止泥沙下河,我们应大力实施的生态措施是。
(4)黄河下游流经地势低平的华北平原,水流速度变 , 泥沙大量 , 导致河床抬高,高于两岸地面,形成“地上河”。河堤一旦决口,沿岸广大地区将遭受(灾害)威胁,为了防止这一灾害发生,我们可以采取的工程措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我国南部地区某地等高线地形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是:A;B。
(2)甲山峰的海拔约为米,乙地与丙地的相对高度为米。
(3)C,D两地坡度较陡的是地,判断理由是。
(4)①②线可能有河流流经的是线, 判断理由是。
(5)C,D两地年降水量更丰富的是地,主要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箭头标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2)请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海洋:A、B、C .
(3)距离南极大陆最近的大洲是 .
(4)图中D、E代表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两个科学考察站,D , E , D在E的方向.
(5)D、E两站中会发生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原因是 .
(6)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有很多相似之处,你认为正确的是:
A.均有定居人口
B.均是气温低、降水多
C.均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D.针叶林分布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2018年2月7日,中国第五座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在恩克斯堡岛选址莫基。据图9“南极地区略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第五座南极科考站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濒临太平洋 B. 正式建站时间选择在2月
C. 位于南寒带 D. 无极昼极夜现象
【2】南极大陆旅游注意事项:登陆衣物用具全部吸尘;必须穿用船上统一的鞋子登陆,登陆前对鞋子进行消毒,回船时要踩过消毒池;拍照时,包不可以放地上;不可踩踏植物。旅游注意事项主要反映出南极地区
A. 生态环境脆弱,易被破坏 B. 动植物资源丰富
C. 南极地区降水稀少 D. 气候寒冷,旅游者易感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又称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将于2016年8月5日﹣21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这次夏季奥运会也是继2014年世界杯后又一巴西体育盛事.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1,巴西大部分国土位于半和西半球,国土大部分位于带,巴西北部横贯东西的世界第一大河是 , 其流域覆盖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植被),它属于(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
(2)读图2,归纳巴西农业、矿产和工业及主要城市分布特点:主要集中于地区,首都位于(地形区)上,人口特征是数量多,官方语言是 .
(3)其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的热带经济作物是、甘蔗、柑橘.
(4)中国是巴西的主要贸易伙伴.下列农矿产品中,中国从巴西进口较多的是 .
A.稻谷和小麦
B.煤炭和棉花
C.石油和天然气
D.铁矿石和大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强国,许多农产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据下图“美国本土农业带的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反映出美国农业的突出特点是
A. 机械化程度高 B. 地区生产专业化
C. 商品率高 D. 劳动力投入多
【2】棉花带①现已成为以畜牧业为主的多种作物区,地区②成为了新的棉花种植区。与原棉花带相比,地区②单产高的主要原因是
A. 降水丰富 B. 灌溉水源丰富
C. 土壤肥沃 D. 光照充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