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12608  112616  112622  112626  112632  112634  112638  112644  112646  112652  112658  112662  112664  112668  112674  112676  112682  112686  112688  112692  112694  112698  112700  112702  112703  112704  112706  112707  112708  112710  112712  112716  112718  112722  112724  112728  112734  112736  112742  112746  112748  112752  112758  112764  112766  112772  112776  112778  112784  112788  112794  112802  133493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强学习了中国地理后,这样描述其地理位置,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 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西半球

B. 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南半球

C.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没有热带

D. 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经纬线图,回答:

(1)写出图中下列各点的经纬度:
A;B;C
(2)A点在C点的方向、B点在A点的方向。
(3)B点在(低、中、高)纬度、B点在(南、北)半球、C点在(东、西)半球。
(4)一个人从B点出发,向正东方向行走,在不改变方向的前提下,(能、否)回到原点。
(5)一个人从A点出发、经过北极点到达B点,这个人前进的方向应该是先向后向
(6)图中属于西半球、北半球是点(填图中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界线是

A. 秦岭淮河线

B. 800mm年降水量线

C. 季风区与非季风界线

D. 黑河腾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按要求回答问题。

(1)图示区域的地势特点是 , 判断依据是。东北部的地形类型是
(2)根据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原则,F处适宜发展业;如果发展钢铁工业,图中地区明显优势条件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

(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分别是:G , E
(2)图中AD线和BD线所在地,坡度比较陡的是
(3)图中甲村庄在乙村庄的方向
(4)如果要修一座水库,大坝应修在处(用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面“马六甲海峡航运图”,完成下列要求。

(1)填写海洋、半岛名称:
洋,②洋,③半岛。
(2)航线A自西向东从波斯湾经马六甲海峡到国,主要运输的货物是。所以该国称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
(3)航线B向西经海和运河进入地中海。
(4)马六甲海峡被称作是沟通洲和洲、洋和洋的“咽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

(1)图中数码所代表的虚线名称:
;②
(2)根据五带的划分:A处属带;B处属带.
(3)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纬线)上,此时,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何种现象?
(4)3月21前后,太阳直射在(纬线),此时全球昼夜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中国疆域示意图”,完成问题。

(1)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5000多千米,跨经度60多度,这就造成了( )
A. 同一座山,不同景观
B. 同一季节,不同衣着
C. 同一时刻,不同景象
D. 同为平原,不同耕作
(2)有关我国疆域、人口、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疆域辽阔,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北极圈穿过我国北部
B.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人口分布大致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呈西多东少的态势
D.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东部和中部
(3)某同学到甲省区旅游时,观看了当地的民族风俗表演。下列能够体现当地民族风俗的是( )
A. 维吾尔族的手鼓舞
B. 蒙古族的摔跤
C. 傣族的孔雀舞
D. 朝鲜族的跳板
(4)当南亚盛行西南季风时,当地正处于( )
A.热季
B.凉季
C.雨季
D.旱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古丈县的地形以( )为主:

A、平原 B、高原 C、丘陵 D、山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示意某区域地形,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形部位名称:甲是___________,乙是___________。

(2)李村位于赵村的___________方向,量得两村的图上距离约为3厘米,则两村的实地距离是___________千米。

(3)①、②路段中,坡度更陡的是___________。

(4)村庄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其中海拔最高的村庄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