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华北地区耕地占全国的40%,而水资源仅占全国的6%,且降水集中于夏季,冬春降水少,春旱严重。华北地区人口众多,工农业及生活用水量大,淡水供应紧张。
(1)南水北调工程的水资源主要来自水系,该工程可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2)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于2013年12月10日全线通水成功。东线工程的主要输水线是运河,该输水线在山东省西部穿
过河。东线工程自南向北经过的平原依次是、 , 沿途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 农业以业为主。
(3)华北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南极泰山站于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泰山站经纬度位置为76°58E,73°51S,外形寓意为中国灯笼.泰山站是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四个科学考察站.
(1)泰山科学考察站位于( )。
A.北半球;北寒带
B.南半球; 南寒带
C.东半球;北温带
D.西半球; 南温带
(2)泰山站是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四个科学考察站.已经建成的前三个科学考察站是( )。
A.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
B.长城站、东方站、中山站
C.长城站、黄河站、昆仑站
D.长城站、中山站、昭和站
(3)“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从长城站按地球自转方向绕南极洲海域航行一周,它所经过的大洋顺序依次为( )。
A.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B.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C.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D.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4)下列关于两极地区降水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与赤道附近地区比较,两极地区降水稀少
B.南极地区有“白色沙漠”之称,降水很少
C.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降水量高得多
D.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降水量高得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埃及地理位置的特征。
(2)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许多古代文明遗址,这些遗址现在都成为了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请写出两个你所知道的埃及著名景点。
(3)有一名中国旅客在埃及旅游时,在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卢克索神庙上刻下了“到此一游”的字样,经媒体曝光后引发了热烈的讨论。这名游客事后辩解说“不就是写了几个字吗?有什么了不起的?”对此你有何评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黄土高原景观”图,黄土高原地表景观特征是?
(2)请简要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
(3)现在,我们正在加强水土流失地区的生态建设。请观察“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示意图”,将措施与对应地貌类型匹配起来。
①建挡土坝、护坡坝等a缓坡地(山顶地带)
②营造灌木林、种植山杏等b陡坡地(山腰地带)
③建梯田、种植山杏和牧草等c坡脚地(山脚地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长江水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填出图中数字和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支流:①_______,④________湖泊:F________城市:E_______。
(2)长江上、中游分界点是⑧_______,中、下游分界点是⑨_______。
(3)长江有“九曲回肠”之称的河段是_______。
(4)图中a是_______水利枢纽,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其主要作用有_______等。
(5)长江的内河通航里程占全国的2/3,货运量占60%,因此有“_______”之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和四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位于_____大陆的东部,东临______洋。
(2)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山脉A为大兴安岭,B为_____山,非季风区内,_____(填“夏”或“冬”)季风难以到达。
(3)四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的共同特点是降水集中在____季。从四城市年降水总量的变化来看,我国降水空间分布呈现________的特点。
(4)图中甲、乙两河流量较大的是______河。它们的汛期都出现在夏季,但是原因不同: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中东石油外运航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中东地区的石油主要集中在及其沿岸地区。
(2)A输往;B输往;C输往。
(3)该地区的石油输往日本,其航线A经过的主要海峡有、。
(4)有一艘装有5万吨原油的油轮驶往欧洲西部。请你为其设计出一条最近便的运输航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