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我国东部某日穿衣指数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图所示的日期,最不可能是()
A. 11月20日 B. 5月1日
C. 7月15日 D. 12月31日
【2】造成我国东部穿衣指数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差异 B. 地势高低
C. 海陆位置 D. 风俗习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
(1)甲地的降水主要属于 降水类型,乙地的降水主要属于 降水类型。
(2)丙地的降水远远多于丁地,影响因素是 。
(3)戊地的降水比乙地 (多、少),影响因素是 。
(4)请你说出世界上降水比较多的地区有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有一支探险队,沿图中所示航线进行航行,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名称:
A ___________ , B ___________ , C ___________ , D ___________ 。
(2)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大洋名称:
① __________ , ② __________ , ③ __________ 。
(3)本次环球航行中没有经过的大洋是______
(4)船队由①→②经过了A、B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 )
A巴拿马运河 B乌拉尔河 C.苏伊士运河 D.白令海峡
(5) 船队由②→③经过了C、D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
A.巴拿马运河 B.乌拉尔河 C.苏伊士运河 D.白令海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从上海一直延伸到西藏樟木友谊桥的318国道,被称作是“中国人的景观大道”,这条景观长廊呈带状分布,几乎整合了中国所有的自然及人文景观。读下图“中国人的景观大道”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中国人的景观大道”大致分布在Q纬线附近。Q纬线的纬度可能是( )
A. 0° B. 23.5°N C. 30°N D. 66.5°N
【2】“中国人的景观大道”涉及的区域范围较广,沿线的自然地理现象差异较小的是( )
A. 海拔高低 B. 纬度高低 C. 降水多少 D. 植被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腾讯推出中国区域QQ同时在线分布的“亮点”地图,实时提供QQ同时在线人数和分布(某日定位次数越多,亮度越大),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中大致反映出了我国人口分布可以分为东南和西北人口疏密悬殊的两部分,东南半壁人口密度较大,西北半壁人口稀少,与此递变分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
A. 黑河-腾冲一线 B. 秦岭-淮河一线
C.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 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
【2】根据图,下列属于QQ同时在线人数最多的地区是( )
A. 黄土高原、四川盆地 B. 东北平原、云贵高原
C.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 D. 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天涯海角隆冬暖,青藏高原盛夏寒”,这两地气候特征的成因( )
A.都与纬度位置的影响有关
B.都与地形的影响有关
C.前者与纬度位置的影响有关,后者与地形的影响有关
D.前者与地形的影响有关,后者与纬度位置的影响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2013年我国高速铁路网中的东南沿海客运专线贯通,串起了三大经济圈——珠三角和长三角经济圈以及海峡西岸经济区,结合我国局部高铁线路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厦深高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厦深高铁建成,加强福建和广东的交流
B. 厦深高铁连通了我国的三个经济特区
C. 厦深高铁沿线濒临了东海和南海
D. 厦深高铁的开通,增强了珠三角和京津唐两个工业区的联系
【2】图中A表示的山脉是( )
A. 南岭 B. 长白山 C. 武夷山脉 D. 台湾山脉
【3】图中B线从北京至香港九龙的( )
A. 京九线 B. 京广线 C. 京龙线 D. 京港线
【4】关于图中铁路枢纽C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郑州,陇海铁路和京广铁路的枢纽 B. 徐州,陇海铁路和京沪铁路的枢纽
C. 兰州,陇海、兰新、包兰铁路的枢纽 D. 株洲,京广、沪昆铁路枢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家住王庄的小明计划明天陪外地同学去郊外游玩。他心想:“在课堂上学到的地理知识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根据王庄明天天气符号图,请你判断明天的天气状况是 。
(2)由王庄地形图可知,小明家乡王庄所处的地形类型是 ;古寺位于王庄的 方向。
(3)已知王庄的海拔高度为68米,则古寺与王庄的相对高度是 。
(4)根据所学知识,小明告诉同学悬崖飞瀑在 地,若想观赏日出美景应选择 地为最佳观赏地。(填图中字母代号)
(5)小明看到的甲地的地形景观可能是下图中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