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亚洲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1)亚洲的大陆部分与 洲的大陆部分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2)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请据图估算亚洲南北所跨的纬度大约是 度。
(3)王明同学通过图中信息,判断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他判断的依据是 。
(4)图中阴影区大部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下列 图基本反映了这种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状况 ( )
(5)甲、乙、丙、丁四地,在一年中自然景观变化最小的是(3分) ( )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大洲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分布在图中的( )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2】图中D处的传统聚落是 ( )
A. 高脚屋 B. 帐篷 C. 窑洞 D. 墙厚窗小的平顶屋
【3】造成A、B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 D. 地势高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非洲河流分布图”和“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关于非洲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
B. 刚果盆地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C. 东非高原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D. 气候类型大致南北对称分布
【2】【2】对甲、乙两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甲河注入红海
B. 乙河是世界第一长河
C. 甲河主要发源于热带草原气候区,下游定期泛滥
D. 乙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水量世界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B线大致通过 ;(填降水量)B线以西,农业部门以 业为主。
(2)C地的粮食作物以 为主,油料作物以 为主,农作物的熟制是 。从地形上看,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________及低缓的
________地区。
(3)C、D两地中,夏季平均气温较低的是 地,原因是 。
(4)E区域的河流以 (内、外)流河为主,主要的水源补给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I'll take part in the boys' 200meter race this afternoon!
—________
A. Never mind.B. Of course not.
C. Good luck to you!D. It doesn't matte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区域是相互联系的,既有显著的差异性也有明显的相似性。读新疆和澳大利亚地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中新疆和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都比较显著。新疆地形构成为“三山夹两盆”,图中盆地b是____________。
(2)新疆和澳大利亚在干旱地区都开凿了“井”,新疆坎儿井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澳大利亚古老的物种非常多,例如图中_________________,因此有世界活化石博物馆之称,是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疆地区主要是内流河,该区域人们总是“天越旱越盼望晴天”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5)材料二中丙国北部有一条世界上最大的河流__________。这里覆盖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_____________(植被),它被称为“地球之肺”。
(6)材料二中,三个国家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国家有_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7)材料二中三个国家的地理特征有许多共同之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____)
A.都有热带气候 B.地形都是南北纵列,分东中西三部分
C.甲乙两国地势都是东西高,中间低 D.首都都不是本国最大的城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我国四个工业基地的名称
①
②
③
④ 。
(2)B大致为我国的 省,目前该省的主要资源是 。
(3)D为 油田
(4)F省的粮食作物以种植 为主,油料作物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亚洲气候分布图,判断哪种说法正确:( )
A. 1、2、3分别代表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B. 2、5、6三者同属于季风气候,是亚洲主要的农耕区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
C. 4属于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9属于高原山地气候
D. 3、7、8三地气候全年寒冷干燥,人口稀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