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要在城镇周围A、B、C三地分别饲养乳牛或种植花卉、小麦,三处如何安排为好?(提示: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的成本也越高;按单位面积产值计算,由高到低为乳牛业、花卉业、小麦)。
(1)________可以安排在C处。理由是:________。
(2)________可以安排在________处,因为这里靠近________,便于鲜花的外运,距城镇也不远。
(3)________种植在________处为好,这里土地辽阔,地价________,又有河流提供灌溉水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的建立,是以中外合资企业为起点,聚合海内外资金和人才,通过市场导向,实行进口替代策略,生产“国产洋货”,带动整个区域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在进口替代策略取得成功后,珠江三角洲逐步转向出口导向策略,将产品销往国际市场。
材料二:珠江三角洲工业区图
请依据以上图文资料,将下列“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的建立联系图”中①②③④的内容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日本地形及工业区示意图”“白川乡民居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日本工业区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温暖B.矿产丰富C.海运便利D.科技发达
【2】白川乡屋顶坡度特别大的原因是
A.夏季降雨多,利于排水B.夏季气温高,利于通风散热
C.冬季降雪多,利于积雪滑落D.当地冬季寒冷,利于保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次性用品充斥在人们高消费、快节奏的生活中,充当着把资源变成垃圾的急先锋。一次性杯子、一次性饭盒、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尿布,一次性照相机、纸餐巾、纸抹布……目前,上海平均每天消耗一次性饭盒184万只,一年6.7亿只,重量超过3 300吨。
材料二:如下图所示。
(1)图中的物品是以发泡饭盒为代表的_______________消费品。
(2)结合材料一,说说此类物品对环境产生怎样的危害?
(3)你如何评价图中的物品?
(4)为此,我们在生活中应当怎样面对这些物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水土流失严重,每年表土流失量在50亿吨以上,居世界首位;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平均每年增加1 000多平方千米,甚至一向与沙漠无缘的我国南方,也出现了成片的沙漠地。我国森林资源在一些重要林区有日益减少的趋势,如东北长白山林区,森林覆盖率比建国初期减少了约18%。
材料二:
黄河:“长江,长江,我是黄河!”
长江:“黄河,黄河,我也成了黄河!”
(1)从上述材料中找出反映的环境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材料二,指出“问题”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家已采取的措施_______________。
(3)针对你发现的问题,请向政府提出几条(至少两条)解决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字母代表的海洋名称。
A_______________海,B_______________海,C_______________海,D_______________海,E_______________海峡,F_______________洋。
(2)填出数字代表的邻国或隔海相望国家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
(3)填出数字代表的岛屿名称。
⑦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
(4)我国陆地面积约_________万平方千米,仅次于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国。
(5)在图中用红笔描绘出北回归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海陆位置看,亚洲北濒A_______洋、东濒B_______洋、南濒C_______洋
(2)亚洲气候________特征显著,东部和南部________气候最强盛最典型。
(3)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的显著特征是_________。本地_________季风(风向)给南亚带来了丰沛降水,但异常年份也会给南亚地区带来________灾害,影响该地的农业生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