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铁路线组合正确的是( )
A.甲﹣陇海线 B.乙﹣京九线
C.丙﹣京广线 D.丁﹣京沪线
【2】沿途经过的省会城市最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写出图中代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1) 海:①________,洋:②________,
岛:④________,⑤ 。山:⑥是_________山。国家:⑦_________。
(2)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 沿岸和 ______________。原因是:①
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环渤海经济圈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城市群、工业群、港口群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该经济圈土地占全国比例约为5.4%,人口约为17.5%,国民生产总值约占26.2%。
材料二:“环渤海部分地区矿产、交通示意图”(甲图)。
材料三:2013年2月14日,中央气象台发布雾霾预报:今日,我国华北、黄淮等地又将出现雾霾天气(如乙图)。据研究表明,雾霾天气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污染物排放量大,污染源主要有:工业生产排放的各种有害物质,燃煤排放物,机动车尾气排放和建筑工地的扬尘。
(1)甲图中A是我国 工业基地,B为 山脉,C是通过我们咸宁市的 铁路(填铁路线名称)。
(2)雾霾天气导致交通事故高发、高速封闭、飞机停飞等,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交通出行,而且严重危害身体健康。为改善雾霾天气,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A.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的使用
B.优化产业结构,改造高耗能、高污染企业
C.倡导绿色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D.杜绝建筑施工,减少工地扬尘
(3)2013年2月14日,环渤海经济圈成为当天的雾霾主要重灾区,请结合相关材料,试分析该地区形成雾霾天气的地理因素?(提示:从雾霾成因的角度思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问题。
(1)H所在省的邻国是__________。K所在省的主要地貌特征是______________。D所在省的温度带是____________。E处表示的特色旅游区是________。
(2)图中数码代表的铁矿产地名称是:②_______________。
(3)河流B下游出现“地上河”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山脉M是______________。它的北侧是__________________盆地。
(5)铁路线F是____________线,沿此铁路线从北往南旅行,沿途能见到的景观变化是( )。
A.一望无际的平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深秋时节,沿途树木变化:树叶常绿→树叶枯黄→树叶全部脱落
C.旱地麦浪如金,苹果、梨子初上枝头→河湖众多,鱼池、荷塘、稻田随处可见
D.阳春三月,沿途见到车站中人群的服装在变多变厚,沿途的传统建筑的屋顶坡度逐渐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东南亚图”,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东南亚包括A和B两部分,A是________半岛,B是_______群岛。
(2)E___ __ ___海峡是连接C_______和D_______的重要海上通道。
(3)在东南亚地区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_________河。
(4)东南亚唯一一个内陆国是 (字母及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②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③河流多自东南向西北流
④故宫、天坛、明代长城等为世界文化遗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中国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数码②代表 河,自西向东注入 海。
(2)数码③代表 山脉,其南侧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 高原。
(3)数码④代表 山脉,其东侧主要地形区是 平原,该平原的耕地类型是 ,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4)数码⑤代表 山脉,其主峰 峰是世界第一高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2019年8月18日,冰岛官员及科学家前往首都东北面的奥克火山,为形成于700年前的OK冰川举行特殊葬礼,并在原址立下题为“为未来的信”纪念碑(如图2),以悼念因全球气候变化失去的这座冰川。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冰岛面积的11.5%有冰川分布,是因该岛( )
①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多火山 ②外流河数量多,水源充足
③处于高纬地区,终年气温较低 ④气候湿润,全年降水较丰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全球气候变化( )
A.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B.引发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C.造成人类垃圾无节制排放D.导致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