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气候类型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_
(2)气候类型C和气候类型D大致以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该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我国地势二、三阶梯分界线中的 ____________(山脉)。
(3)图中箭头表示的是________(填风向)季风,气流特点是_________(寒冷干燥或温暖湿润),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___季节,在①②③三地中,降水量按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_,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气候的相同点:都是______气候,______同期,适合农作物生长,但_______灾害频繁。
(2)D气候降水较少,原因是距海______,受______风的影响较小。
(3)E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4)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是______季风(填序号),主要来自______洋。
(5)沿40°N纬线自东向西植被景观大致分布是(_______)——(_______)——荒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南、北美洲的比较,正确的是
A.西部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都相同
B.两洲都有大面积温带大陆性气候
C.两洲地形都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
D.两大洲气候都具有暖湿的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人口增长图,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基本上呈_________状况,但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呈现_________(上升或者缓慢)。
(2)2000年以前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_______、增长速度______,青少年比重高。
(3)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________(多或少),干旱、荒漠地区人口________(多或少)。
(4)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经济发展和环境、_______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实行_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基本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疆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疆域辽阔,邻国众多,陆上 接壤的国家中,①是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隔海相望的国家中,③是_____________
(2)写出序号所代表的区域名称:
省级行政区: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全称);海域:⑥____________ 。
(3)“皖南事变”中的“皖”是__________的简称,该省区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
(4)我国领土最东端位于________省,当地人们迎来第一缕曙光时,帕米尔高原的天空可能是 _____。
A.一片晚霞 B.漫天星斗 C.烈日当空 D.旭日东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北美洲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北美洲与欧洲一样,有大面积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B. 北美洲与亚洲一样,有大面积的温带季风气候
C. 北美洲与非洲一样,有大面积的热带沙漠气候
D. 北美洲与澳大利亚大陆一样,东南部都有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2015年7月3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上,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中国北京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北京也创造历史,成为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举办冬奥会的城市。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哪个是北京的轮廓?
A. B.
C.
D.
【2】上图四个省区中,位于我国东北部,适宜承办冬季奥运会的是( )
A. 海南 B. 黑龙江 C. 台湾 D. 云南
【3】某位同学在街头看见一辆车牌号码为“冀D·526XX”的汽车,由此判断这辆车所属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 ( )
A. 河北省 B. 上海市 C. 贵州省 D. 湖北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四省区轮廓”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四省级行政区中,与其简称对应错误的是( )
A. ①一宁 B. ②一一粤 C. ③一一湘 D. ④一一藏
【2】图中四省区中,临海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③的省会城市是( )
A. 南昌 B. 合肥 C. 福州 D. 武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