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美国本土略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沿40°N画地形剖面图,那么美国地势的特点是
A. 东西部低,中间高 B. 中间高、四周低
C. 东高西低 D. 东西部高,中间低
【2】在美国中部地区,寒潮经常长驱南下,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 地形因素的影响 B. 纬度位置的影响
C. 海陆位置的影响 D. 人类活动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美国本土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美国本土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B.位于北温带
C.独占北美大陆 D.是四面临海的国家
【2】美国农业生产发达,实现了地区生产专业化。图中A地区所属的农业带是( )
A.乳畜带 B.棉花带 C.小麦带 D.玉米带
【3】图中B、C、D、E表示的城市中,代表美国首都的是( )
A.B城市 B.C城市 C.D城市 D.E城市
【4】下列关于美国自然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大部分国土都在温带
B.平原面积广大,耕地广大
C.森林、草地、矿产资源丰富
D.河流、湖泊很少,内河航运不发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青岛中考)读“中国温度带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温度带与作物熟制对应正确的是( )
A. 甲——一年一熟
B. 乙——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C. 丙——一年三熟
D. 丁——一年两熟至三熟
【2】下列温度带与其主要农作物对应正确的是( )
A. 甲——水稻、油菜
B. 乙——春小麦、花生
C. 丙——冬小麦、棉花
D. 丁——青稞、甘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者将中国划为四大区域:甲为“金色中国”、乙为“银色中国”、 丙为“黄色中国”、丁为“绿色中国”。有四位同学到四地旅游后,交流各自见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微信群中最不可信的对话可能来自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甲区域内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 )
A. 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区 B. 沙漠地区
C. 沼泽地区 D. 盆地内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略图”,回答问题。
(1)A、C两区均有大面积冰雪,但成因不同,A区是因为_________,而C区是因为________。
(2)B、D两区相比,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可实现优势互补,D区可以在________方面援助B区发展,B区可以为D区发展提供丰富的_______资源,著名的___________工程就是为实现这一目的而建设的。
(3)C、D两区相比,农业耕地类型有明显差异,C区为________,D区为_________,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哈尔滨和上海两地相比,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 ;哈尔滨年降水量比乌鲁木齐年降水量多的原因是 .
(2)下列四大地理区的景观描述,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
A.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B.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Ⅲ﹣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D.Ⅳ﹣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3)甲地形区的地形特征是 .
(4)乙是Ⅲ地理区重要的农业区,简要分析该地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大洲是________;B大洋是________。
(2)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是________;南极地区共跨经度________度。
(3)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4)长城站和中山站两个科学考察站中,有极昼极夜现象出现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以下三幅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如图一所示,界线③大致与我国秦岭——淮河相一致,此界线以南大部分地区温度带属于________;据图二判断它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B地区中的________地形区。A区域有我国首都北京,北京的气候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3分)
(2)C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最具代表性的畜种是有“高原之舟”之称的______。图三中的________图能代表C区域的气候类型;它的主要自然特征是________。界线②确定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2分)
(3)D区域的地形是以________和_________为主,本区农业以灌溉为主,__________是制约本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国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建设跨D、A、B三个地理区域的能源工程是______(3分)
(4)随州市地处我国南方地区并向北方地区过渡地带,自然环境优越,种植的粮食作物有_____和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