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从气候学上讲,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算作冬季。图11为某年10月“我国各地当前季节及常年入冬时间分布图”。
(1)读图,我国各地常年入冬时间体现出我国冬季气温 的特点,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2)图中入冬时间最早的城市是 ,主要原因是 。图中和拉萨纬度最接近的城市是 ,两城市入冬的时间不同,其中的影响因素是 。
(3)图中信息显示 。(选择填空)
A.10月武汉处于秋季 B.常年无冬的城市分布在西南沿海
C.昆明入冬时间最晚 D.10月黄河以北的城市都已入冬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京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居住地。“阳光花城”攀枝花已成为北京老人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下表为攀枝花多年气温和降水资料。下图为北京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4)攀枝花的气候特征是 。与北京相比,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面美国本土地形、河流分布示意图和美国农业带分布图以及相关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棉花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属于长日照植物),比较耐干旱,适宜生长在沙土等排水条件好的土壤上;水分是棉花体内的重要组成成分,棉花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棉花对热量要求较高。美国东南部(35°N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因纬度位置较低,加之受墨西哥湾暖流的影响,1月份平均温度在5℃以上,7月份为24℃-27℃,光照时数2500小时/年以上。
(1)描述美国本土的海陆位置:
(2)落基山是世界上两大山系之一的_______山系北段的主脉,请归纳美国本土的地形特征。
(3)从美国农业带分布图中可以看出,__________。
A.美国农产品中多为热带产品 B.具有地区生产专门化特点
C.乳畜带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区D.是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广的国家
(4)根据美国本土地形、河流分布示意图(上图)和美国农业带分布图(下图)以及相关材料分析美国棉花带发展棉花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家住哈尔滨的小玲同学了解到:云南被誉为我国少数民族博物馆。她决定和家人去云南的西双版纳过春节,感受那里的民族特色。左图为黑龙江到昆明的铁路线路图,右图为小玲查找的西双版纳多年平均气候资料统计图。
(1)云南省的简称为______,读图可知,云南省与____________、老挝、越南等国家相邻。
(2)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的________,气候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下图中为小玲准备的一些物品,她能够在西双版纳当地使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填空)
(3)春节有7天假期,小玲想去西双版纳旅游的同时,还想领略一下哈尔滨到云南的沿途风光,体会南北气候差异。下表是小玲查找到的交通方式资料,同时她了解到西双版纳有多个景点,但相对分散,距离较远。
请根据小玲的时间帮她选择适合的交通运输方式:由哈尔滨到昆明选择_____________运输,从昆明到西双版纳选择航空运输,在西双版纳游玩期间选择__________运输,假期最后一天,小玲全家乘飞机从西双版纳到昆明转机再飞回哈尔滨。
(4)小玲沿途会在_________(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穿过黄河,该省区的行政中心为_________。经过长江之后,小玲看到沿途树木郁郁葱葱,河流都没有结冰,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5)在西双版纳期间,小玲有可能参与的当地民俗活动(或节日)是_____。(选择填空)
A.泼水节 B.那达慕大会 C.雪顿节 D.元宵节
(6)在西双版纳游玩期间,小玲通过微信发朋友圈,展示她的旅游经历。请你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选择下列词语补全小玲的微信朋友圈内容。
结冰 不结冰 竹楼 木屋 火炕 电风扇 酸菜 竹筒饭
这里的河流和我家乡的河流不一样,它们_______,这里的人们住_______,房间内没有_________。人们喜食_________,穿短袖。这里和我的家乡有着截然不同的风土人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在玩“找朋友”的游戏(即代表省区的同学找代表省区简称、行政中心的同学)。其中,有一位同学找错了,他找的是
A.广东—粤—广州
B.广西—桂—南京
C.福建—闽—福州
D.江西—赣—南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亚洲地图、中国地图、内蒙古自治区地图、巴彦淖尔市区图,四幅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则其比例尺最小的是( )
A.内蒙古自治区图
B.巴彦淖尔市地图
C.亚洲地图
D.中国地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