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2868  122876  122882  122886  122892  122894  122898  122904  122906  122912  122918  122922  122924  122928  122934  122936  122942  122946  122948  122952  122954  122958  122960  122962  122963  122964  122966  122967  122968  122970  122972  122976  122978  122982  122984  122988  122994  122996  123002  123006  123008  123012  123018  123024  123026  123032  123036  123038  123044  123048  123054  123062  133493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半球从东西半球看,属于_____半球。

(2)大部分位于该半球的大洲有北美洲和______洲,两大洲的界线是_____运河,两大洲东侧濒临的大洋是_______

(3)A国家是______。B河流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 季节分布均匀 B. 空间上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C. 空间分布均匀 D. 空间上西多东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玉姑娘住在鼎湖山的山脚,该位置与鼎湖山最高峰鸡笼山顶(约1000米)的相对高度是800米,求小玉姑娘所住位置的海拔:

A. 300米 B. 200米 C. 600米 D. 700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甲、乙两个岛屿的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岛位于乙岛的_______方向;甲、乙两岛屿中,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岛。

(2)经过甲岛屿的重要纬线是_______,经过乙岛屿的重要纬线是______;据此推断,两岛屿中,全年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岛,年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__岛。

(3)夏至日时,乙岛的季节是_______,甲岛A区域出现____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珠江口地区已建成虎门大桥和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正在建设中,将来会有三座大桥在珠江口横贯东西。回答下面小题

1三座大桥在珠江口横贯东西,其作用是

①缩短珠江口两岸的陆上距离

②促进珠江口两岸的经济发展

③促进珠江口两岸的旅游业发展

A. ①②③B. ①②C. ①③D. ②③

2在我国内地与香港的合作中,香港具有的优势是

A. 广阔的市场B. 资金、技术、管理经验

C. 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D. 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乙图为甲图中M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M区域为

A. 三江源B. 松嫩平原

C. 辽河平原D. 三江平原

2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M区域生态环境的是

①扩大开垦,提高湿地生产能力

②退耕还湿,恢复自然生态环境

③依靠科技,加快发展绿色农业

④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不属于表示区域的地图是:

A. 地形图 B. 国家图 C. 世界图 D. 省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
A.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C.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D.长白山﹣武夷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运输价格和运输距离之间的关系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常见的运输方式有:空运、水运、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等

B. 从图中可以看出,若距离大于例千米,运价最低的是水运

C. B代表的运输方式为公路,C代表的运输方式是铁路

D. 100吨大米从武汉运送到上海,最佳运输方式是A代表的运输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丁四地的方位描述正确的是

A. 丁地位于甲地的西南B. 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北

C. 乙地位于海洋的东部D. 丙地位于海洋的东南

2关于甲、乙、丙、丁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地易发生泥石流

B. 乙地为山顶,海拔高度可能为260米

C. 丙地适宜游客露营

D. 丁地为陡崖,可以看到海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