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同学利用暑假赴日本旅游,了解日本的工业分布、风土人情等。下图为“日本工业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导游介绍: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
A. 大西洋沿岸
B. 地中海沿岸
C. 日本海沿岸
D. 太平洋沿岸和懒户内海沿岸
【2】小明分析了日本工业区主要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的有利条件,其中错误的是
A. 城市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B. 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
C. 沿海平原地势平坦,矿产资源丰富
D. 工厂靠近码头,陆地交通便利
【3】旅游沿途小明看到:和服和“洋”服并存、和食和“洋”快餐并存、和屋和“洋”房并存,这反映了日本的文化特点是
A. 民族构成复杂,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B. 东西方文化兼容
C. 岛国多火山、地震D. 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巴西和沙特阿拉伯两国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巴西和沙特阿拉伯突出的共同特征是
A. 两国都以混血种人为主 B. 两国热带沙漠面积都较广大
C. 两国都盛产咖啡 D. 巴西北部和沙特阿拉伯南部人口都较稀少
【2】下列关于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 B. 首都巴西利亚是全国最大的城市
C. 矿产资源丰富,但工业发展缓慢 D. 应大力开发热带雨林
【3】沙特阿拉伯的主要经济支柱是
A. 石油收入 B. 畜牧业 C. 种植业 D. 旅游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2018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罗斯海新站正式选址奠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罗斯海新站选址奠基时,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A. 酷寒、烈风 B. 缺少淡水资源 C. 此时处于极夜 D. 正值雨季,多暴雪
【2】下列关于我国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B. 罗斯海新站所处纬度最低
C. 最靠近南极点的是昆仑站 D. 罗斯海新站位于中山站的东北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青藏高原有独特的高寒气候,其特征是( )
A.冬冷夏热,年温差和日温差大
B.四季如春,年温差和日温差小
C.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D.四季寒冷,年温差大,日温差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亚洲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亚洲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B. 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C. 亚洲东北隔土耳其海峡与北美洲相邻
D. 亚洲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亚洲水系呈辐射状分布,说明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A. 中部高,四周低B. 四周高,中部低
C. 北高南低D. 西高东低
【3】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居各大洲之首
B. 大河都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流人太平洋和印度洋
C. 季风气候显著,包括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种季风气候
D. 湖泊分布广泛,淡水湖泊面积居世界首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面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地形对降水的影响,正确的是
A. 南坡是背风坡,降水多 B. 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
C. 北坡是背风坡,降水多 D. 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
【2】据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甲气流比乙气流干燥 B. 迎风坡和背风坡植被分布没有差异
C. A、B两地气温相差约16℃ D. B地比A 地气温低,原因是降水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台湾省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下列各字母代表的名称
A ______岛 B ___________岛 C _________(海峡)D _____(山脉)它是我国东部最高峰。E ________(城市)它是台湾省第二大城市和最大的港口。
(2)台湾中南部被____________(纬线)穿过,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3)图中P省的简称是________。世代居住在台湾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
(4)20世纪60年代,台湾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型的经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黄土高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山脉名称
B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2)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的来源受广泛支持的说法是________。
(3)图中的城市:①_______ ⑤_______
(4)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____________。
(5)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多选)。
A.黄土土质疏松 B.地表缺少植被保护 C.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D.人们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E.退耕还林还草
(6)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的河流是______,保持黄土高原水土的生物措施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