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新疆深居大陆内部,气候干旱。人们在生产中,因地制宜采用一种古老引水工程。
材料二:新疆区域图
(1)材料一中的提到的古老引水工程是指_______,该引水工程除了在塔里木盆地广泛分布之外,也大量分布在图中的A______盆地。
(2)新疆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的窗口作用,“一带一路”中,中欧班列经阿拉山口驶出国门首先抵达邻国甲______。
(3)新疆农产品种类多,品质优,请举一例_____。促成农产品优质的有利自然条件(一点)_____。
(4)新疆河流流量较小的自然原因(一点)_____________。
(5)塔里木盆地内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为此国家实施了西气东输工程,请你说明该工程给东部地区带来的好处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对欧洲西部地理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欧洲西部西临太平洋,南临地中海
B. 欧洲西部气候温和湿润,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
C. 该区分布幽深曲折的峡湾
D. 从经济发展水平看,欧洲西部大多数属于发达国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长江经济带建设是我国“十三五”规划中区域协同发展三大战略之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该战略的基本思路。根据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南方地区及周边地区图
材料二:成都、上海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图中虚线表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确定界线A和界线B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_____,B______。
(2)图中甲所在区域与下列图中哪种景观图片相对应(_____)
A.①图 B.②图 C.③图 D.④图
(3)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许多人不在居住城市工作,每天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城效应”。如下图,这种生活方式的实现主要依赖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_)
A.长江水运 B.航空运输 C.高铁和高速公路 D.海洋运输
(4)图中乙(阴影部分)为三江源地区,雪莲和虫草是当地最受欢迎的旅游产品,简要评价采挖雪莲和虫草对该地区发展的影响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随着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提出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北方地区的位置、经济与持续发展等问题引起了小明同学的兴趣与思考。下面左图为北方地区图,右图为环渤海经济圈示意图。请结合资料,回答小明思考的问题。
(1)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___________以东,___________以南,____________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分析东北平原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环渤海地区城市多沿______分布。该区域内有我国最早建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是_____。
(4)______是限制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为解决此问题,国家正在实施一项重大工程是_______。
(5)近年来,渤海和黄海北部沿海地区,在冷空气持续不断的袭击下,海水冬季结冰现象不断发生。黄渤海冰封对哪些产业影响较大:____________。
(6)据图分析京津唐和辽中南都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内,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两工业基地发展共同有利条件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
(7)图中①地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造成此地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国集团(G20)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2017年G20第十二次峰会于2017年7月7日在德国汉堡举行,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等19个国家以及欧盟出席会议。
材料二:澳大利亚、巴西人口简图。
(1)读上图可知,两国都被____________穿过。
(2)从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综合分析,这两个国家中,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是_____;植被以森林和草原为主的国家是________。
(3)巴西有世界流量最大的河流____。试从地形和气候角度分析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_________。
(4)近些年来,巴西引起世界各国关注的问题是热带雨林面积不断减少,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
(5)据图中信息分析,巴西与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都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说出形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共同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诸越则桃李冬实,朔漠则桃李夏荣。岭南微草,凌冬不雕;并汾乔木,望秋先陨。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形成上述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的差异 B. 水源的差异 C. 土壤的差异 D. 地形的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