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图9西北地区略图,回答问题。(11分)
(1)图中①是_______(山脉);图中②是_______(山脉),是我国地势第_______级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3分)
(2)图中从A→B→C,降水量逐渐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4分)
(3)西北地区农业以_______业为主。本区生态环境脆弱,过度放牧等人类不合理活动,容易导致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 (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图8“中国两大岛屿示意图”,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3分)
材料1:祖国的两大宝岛,都是旅游天堂。4月2日,台湾旅行商同业公会一行抵琼,开始为期5天的旅游考察。
材料2:台湾岛面积近3.6万平方公里,海南岛面积3.4万平方公里。2000年,台湾人口2228万,海南人口787万。
(1)海南省隔着_______海峡与广东省相望,省会是_______。(2分)
(2)台湾和海南相比,人口密度较大的是_______。(2分)
(3)根据河流流向判断,海南岛的地势特点为:_______。(2分)
(4)简述台湾城市的分布特点:_______。(2分)
(5)海南岛正大力推进国际旅游岛屿建设。你认为以下不适合在海南发展的行业是( ) (2分)
A. 水产养殖 B. 海洋运输 C. 钢铁冶炼 D. 热带经济作物基地
(6)台湾考察团带回了很多物产,不属于海南本地的是( ) (1分)
A. 椰子 B. 菠萝 C. 梨子 D. 橡胶
(7)海南岛的旅游资源与东南亚许多国家类似,试从气候方面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 (2分,言之有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图7中四幅图回答问题。(每空2分,共14分)
(1)在A图中,该地区的耕地类型以_______为主,水乡地区农村的重要运输工具是_______。
(2)在B图中,该建筑物的名称是_______,这种建筑主要分布在_______。
(3)在C图中,该地区建筑房屋从气候考虑,要注意_______。
(4)在D图中,该地区人们居住的设施叫_______,主要为了适应传统的_______(放牧方式) 生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对应题:我国许多地方都有美称,根据提示把它们写出来。(12分)
①香 港_______ ②青藏高原_______
③三江源_______ ④台湾岛_______
⑤西双版纳_______ ⑥长江中下游平原_______
提示:鱼米之
乡、世界屋脊、中华水塔、购物者天堂、热带动物王国、祖国东南海上明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海尔洗衣机品牌全球销量第一,张裕葡萄酒是融合中、美、意、葡多国资本与技术共同打造的,日本地震使美国汽车商面临零件短缺之苦,这些实例说明
A. 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
B. 国际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C. 国家之间和平共处
D. 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独成一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1年4月,“金砖五国”首脑峰会在我国海南三亚召开,体现了国际合作日益密切,世界正朝着经济全球化方向发展。下列生产、生活现象中不能体现经济全球化的是
A. 在株洲的超市可以买到山东烟台的苹果
B. 在中国可以买到产自美国的最新手机“iPhone 4”
C. 中国的棉花、淡水产品大量出口到日本
D. 上海宝钢的铁矿石主要来自澳大利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坎儿井是新疆吐鲁番的生命之泉,目前已从最多时的800多条,减少到约600条,照此预测20年后可能消失,因此加强坎儿井的保护已刻不容缓。阅读上述材料和图6回答21~23题。
21. 坎儿井的水源主要来自
A. 雨水
B. 湖泊水
C. 冰雪融水
D. 河流水
22. 坎儿井是新疆最古老的地下取水方式之一,之所以在地下取水是为了
A. 利于灌溉
B. 避免蒸发
C. 利用地势自流
D. 节约成本
23. 该地区的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是
A. 昼夜温差大、光照强烈
B. 地下水含糖分多
C. 土壤中含糖分多
D. 温差小,利于植物糖分积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随着海峡两岸“大三通”时代的到来,两岸人民的交往日益密切。据此完成17~18题。
17. 丽丽赴台湾探亲前查阅到台湾的相关资料,你认为符合事实的是
A. 居民多为高山族
B. 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C. 河流短小,水能资源贫乏
D. 森林覆盖率高,生物资源丰富
18. 当前,制约台湾经济发展的地理因素有
①地狭人稠人均资源不足
②岛内市场狭小
③资金短缺技术力量薄弱
④山地多,交通运输落后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