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31094  31102  31108  31112  31118  31120  31124  31130  31132  31138  31144  31148  31150  31154  31160  31162  31168  31172  31174  31178  31180  31184  31186  31188  31189  31190  31192  31193  31194  31196  31198  31202  31204  31208  31210  31214  31220  31222  31228  31232  31234  31238  31244  31250  31252  31258  31262  31264  31270  31274  31280  31288  133493 

科目: 来源:2007-2008学年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六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五四制)(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划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依据( )
A.人口数量
B.军事力量
C.国家大小
D.经济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2008学年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六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五四制)(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读下面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1)写出A、C两点的经纬度:A______C______
(2)图中A、B、C、D、E五点中位于中纬度的有______,位于北温带的有______,位于西半球的有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2008学年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六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五四制)(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形态的名称:
A______  C______
D______  F______
(2)图中D在A的______方向.
(3)一登山队准备登山,甲、乙两侧______侧更容易一些,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2008学年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六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五四制)(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当北半球夏至日时,地球应位于______ 处附近,时间约是______日前后.
(2)当地球位于C处,______纬线以北地区有极夜现象.
(3)秋分日时,太阳直射在______ (纬线),此时全球各地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
(4)当地球公转到______处之间,世界人民欢庆元旦佳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2008学年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六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五四制)(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或字母代表的大洲或大洋名称:
①______ ⑦______ C______D______
(2)①③两洲分界:______运河,沟通B和D两大洋的航运捷径,是______运河.
(3)在图中用字母a标出世界最大岛屿______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2008学年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六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五四制)(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读A、B、C、D四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地中终年炎热的是______,冬季多雨的是______,能代表我们这里气候的是______.
(2)A的______季节气温高,降水多,C为______气候,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夏季______,冬季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梅县松口中学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通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 )
A.正圆形球体
B.纺锤形球状
C.不规则球体
D.规则球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梅县松口中学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地”准确地说,是指( )
A.北极点
B.南极点
C.赤道
D.本初子午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梅县松口中学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四面窗户都对着北方的房子,你认为应该建在( )
A.北极点上
B.南极点上
C.赤道和0°经线的交叉点上
D.赤道和180°经线的交叉点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梅县松口中学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本初子午线是( )
A.东西两半球的分界
B.东经与西经的分界
C.计算纬度的起始线
D.欧亚两洲的分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