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5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被淹没的土地孟加拉国位于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平均海拔10米以下。境内河流纵横,大小河流有230多条,河湖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0%。受热带季风的影响,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为2000~3000毫米,东北部地处山地迎风坡,年降水量高达5000~6000毫米。每年7~9月为雨季,降水丰沛,占全年降水量的80%。由于降水过于集中,河道极易泛滥,河道泛滥宽度可达160千米,约有一半的耕地被淹没,水深可达1~4米。
(1)从材料可以看出,孟加拉国的地形以________为主,气候主要是________气候。
(2)孟加拉国年降水量比较________,降水季节分配________。这是受________________因素的影响。
(3)孟加拉国的东北部地处山地的________,受________因素的影响降水量偏多。
(4)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和建议来解决孟加拉国的河道泛滥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59
我国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终于有了自己的标志(见下图)。这一绿色的标志象征着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在和平繁荣、生机无限的大环境中协调、有序、全面的发展。请结合表一、表二,从人是消费者的角度,谈谈像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性。
表一 我国每年新增人口的消耗占当年新增财富的百分率(%)
表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5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早在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20年的汉朝,中国已经有了过百万人口的城市。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中国人口已经众多。有人认为,中国历史上人口众多的一个原因是,中国人从两千年前一直就用筷子作为吃饭工具,而不是像同时期的其他民族,还是用手抓饭吃,因此中国人相对少病,有利于人口的增长。法国这样的西欧先进民族,刀叉进餐方式还是在1670年才被采用,那时的法国皇帝路易十四还由于觉得难用而拒绝使用它。
(1)这段文字你觉得有道理吗?说说你对控制中国人口的看法。
(2)写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公式,就此谈谈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59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问题。
地球自转的证明古时候的人每天看见太阳、月亮和星星从东方升起,在西方落下,好像有这么一个圆穹形的“天”,天上的太阳、月亮和星星在大地的周围不停地转动着。因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便主张:“天动地静”的“地心说”,认为天体永远围绕地球这一宇宙中心做匀速圆周运动。直到16世纪,波兰人哥白尼才提出了“地动说”,认为太阳、月亮和星星的东出西没,完全是由于地球自转的关系。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上出现了白昼和黑夜的交替变化。
地球自转时,任何时候只有一半面对太阳。面对太阳的一面是白天,相反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自转,令另一面朝向太阳,原先是黑夜的那些地方慢慢地变成白天。因为地球自转一周需要24小时,所以大部分地区,从黑夜变成白昼,再从白昼变成黑夜需要24小时。
据说第一个用科学实验证明地球自转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伽利略。他在一座塔上让一物体自由落下,如果不受其他影响,落下的方向应该是垂直的。但是当地球自转时,塔顶绕行的圆弧比较大,而塔基绕行的圆弧比较小。换句话说,在同一时间里塔顶走的路程较远,而塔基的路程较短,所以就转动得较慢。由于物体具有惯性,从转动得比较快的塔顶落下来时,仍然保持着随塔顶转动时的速度,因此,与转动得比较慢的塔基相比,在同一时间里它向东面就要走得远一点,所以物体并不是从塔顶垂直落下,而是落在稍向东一点的地方,如下图所示。从很深的枯井口丢下的物体,也能够观察到这样的现象。高斯的实验结果也证明了同样的结论,他在美国塔里马拉克的矿井中释放物体,下落5000英尺(合为1524米),向东偏大约三英尺左右。
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傅科也做过一个实验,就是有名的傅科摆试验。他在巴黎万神庙的圆形屋顶的长平架上,用一根长度为67米的金属丝,悬挂着一个质量为28千克的铁球做成一个摆子。在重力和铁丝的拉力作用下,在其垂直位置附近振动。如果不考虑地球自转,这就是简单的单摆。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使摆的摆动平面作顺时针偏转。但是这个转动很缓慢。为了观测这一效果,必须使摆做长时间摆动。这就要求其悬挂点几乎没有摩擦,摆锤也必须很重以便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又因为按单摆的规律要求摆的摆动偏角应很小,为了便于观测,所以摆的悬线就必须很长。
证明地球自转的现象有很多。例如,我们在前面讨论的地球形状,知道地球是南北两极有些扁平,而赤道则稍许凸出,就是由于地球自转的结果。
北极星期三 某恒星期三 经度0° 东经90°
西经90°
(1)下列地理现象中,能说明地球自转的是
[ ]
(2)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转动的中心相同
B.自转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公转产生昼夜交替的变化
C.转动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
D.自转和公转分开单独进行
(3)假如地球自转时,地轴不倾斜,而是同公转轨道面相垂直,在同一地区还会出现季节变化吗?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5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球究竟有多大?第一个用科学方法测定地球大小的人是在亚里士多德之后300的另一个希腊人埃拉托色尼,他用一个非常简单而巧妙的方法测出了地球的周长。当时,埃拉托色尼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工作。有一年,他移居距亚历山大港正南方800千米的尼罗河边的一个叫“塞恩”的小城,即今日的阿斯旺。在那年夏至的中午,他发现相距800千米远的两个城市,在同一个时间里,阳光照射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每年夏至那天的正午,太阳光直射到塞恩城的枯井底,即太阳正好处在头顶。埃拉托色尼又在亚历山大竖起一根木杆,在夏至那天正午测量太阳光与木杆的夹角为7.2°。这个夹角就是塞恩和亚历山大两地之间的地球圆弧所对的圆心角(如下图所示)。他由数学公式:
地球周长:800千米=360°∶7.2°计算出地球的周长约为40000千米。这就是世界上对地球大小最早的测量。
根据人造地球卫星对地球的直接测量以及现代数学和物理的计算,算出地球的周长为40075696千米。同当初埃拉托色尼的计算结果相差不到四百分之一,古希腊的文明由此可见一斑。
你认为埃拉托色尼计算的地球周长四百分之一的误差出现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59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问题。
地球的形状在古代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认识地球的真面目。如古代巴比伦人认为大地是龟背般隆起的空心山;古希腊人则认为大地的形状像一个凸起的大圆盘;古代俄罗斯人认为大地像一块圆盾,是由三条极大的鲸用背驮着,使它浮在大洋表面上……
最早提出大地是球形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一天毕达哥拉斯来到海边,眺望水平线那边驶来的帆船。他突然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最初露出水平线的总是船桅的梢,然后才出现帆,最后出现整个船身(图1)。经过思考,他断定大地的表面是圆形的。
图1170年后,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第一个为这种说法提出了证据。他发现,当一个人向北方旅行时,天空上的各种星辰相对于地平线的高度就在改变(图2)。他还发现,在发生月食的时候,月亮边缘呈圆弧形的黑影。当时的人们已经知道月食是由于地球挡住太阳光对月球的照射所形成的。由此他认为地球的形状肯定是一个圆球。
图2直到16世纪初期,伟大的航海家麦哲伦绕地球航行一周以后,才最后证明大地是球形的。1519年9月,葡萄牙探险家麦哲伦为弄清大地形状问题,和他的水手们乘着五艘西班牙兵船,由西班牙的桑卢卡尔港出发,一直向西穿过大西洋,到达南美洲东岸。1520年.他们绕过了南美洲南端麦哲伦海峡,又继续在茫茫无边的太平洋上航行。他们克服了种种难以想像的困难,终于在1521年到达菲律宾群岛。不久,麦哲伦就在那里遇难。他的船员们继续向西航行,横渡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维多利亚号——五艘船中惟一的一艘于1522年9月6日回到了西班牙。他们第一次完成了环绕地球的伟业,以亲身经历的事实,证明了大地是球形的。人们根据麦哲伦的这个结论才给“地球”取了这个名字。
(1)请谈谈你从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得到的启示。
(2)有关地球的形状描述正确的是
[ ]
A.皮球似的正球体
B.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C.赤道稍扁两极略鼓的椭球体
D.规则的椭球体
(3)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 ]
(4)为什么地球仪的形状是规则的正球体?
(5)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它的周长约为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