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043
想一想:来自哈尔滨的一位中学生说,他们那里的寒假长达40天,来自成都的一位中学生说,他们那里的暑假长达2个月,而寒假只有20天左右,为什么北方的寒假较长,而南方却暑假较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43
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是我国21世纪的工作重点,在开发大西部的过程中,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并突出高技术含量和着力发展高附加值产业。要从实际出发,面向国内外市场,发展特色经济,培育优势产业。
(1)青海、云南、贵州等地磷矿资源丰富,以此为依据,作为重点建设化肥基地,你认为如何?
(2)如何充分利用贵州、广西的水电和矿山资源?
(3)为充分利用新疆、四川、陕西、青海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我国西气东输工程正在建设中,你知道南京即将使用的天然气资源来源于何处吗?
(4)西部地区在开发的同时,要特别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在这方面谈谈你的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4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报道:2004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了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国,现在中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从1995年的7.6%增加到2002年的33%。欧佩克(世界石油输出国组织)减产导致全球油价升高,假设每桶原油的价格上涨1美元,我国将多支付187万美元。
石油被人们称为“工业的血液”,全球油价升高将会对我国的工业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43
读2003年北京——苏州、上海、杭州的部分列车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北京——苏州、上海、杭州
(1)T21次列车的始发站是________,终点站是________,它与________次列车的始发站和终点站相同;两次列车相比,________次列车快,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蚌埠到上海,需运行_________千米,最少需花费时间________。
(3)一位采购员从北京出发,第二天需到上海,途中还要在无锡买一批丝织品,请设计最佳的乘坐车次,并说明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4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地铁——加快发展的城市交通“十五”期间,中国城市交通投资将达8000亿元人民币,其中至少有2000亿元将用于地铁建设。今后五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将有大发展,将建成450公里左右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目前有20个人口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正在建设和筹建自己的轨道交通,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天津在续建地铁。深圳、南京已在动工建地铁,西安、沈阳、成都、大连、青岛、重庆、武汉等城市已在拟建地铁和轻轨交通。
中国的许多特大城市都将在近期加快地铁建设,请分析其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4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地球30年后苦不堪言——到2030年左右,地球上70%的自然环境将遭到严重破坏;由于人们向大自然巧取豪夺,许多物种灭绝,某些矿产枯竭;全球一半以上的国家严重缺水;耕地面积急剧减少……而可怜的地球还要养活20亿的新增人口。
材料二 漫画“愁”。
(1)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资料,提出两个地理问题。(只提问题,不作答。)
(2)请综合以上材料,用简短的语句设计2030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43
(材料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从新中国成立到1983年,我国共失去耕地近0.67亿公顷,同时新开垦耕地0.54亿公顷,净减耕地0.13亿公顷。新中国成立时,我国人口只有5.4亿,1983年增加到10.6亿。这样,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由解放初的0.18公顷下降到20世纪80年代初的0.1公顷。
我国森林面积每年被侵占约50万公顷,草场则以每年133万公顷的速度退化,土地沙漠化面积近半个世纪来扩大了500万公顷,其中90%是滥垦滥伐和过度放牧造成的。这样我国用材林面积由过去的8 243万公顷下降到7 958万公顷。
(1)以上材料反映出我国资源形势严峻性加重的原因是
[ ]
A.开发新资源少,但利用较好
B.自然资源大量出口
C.由于利用不当和管理不善,很多资源遭到不应有的破坏和浪费
D.由于人口的增加,人均占有的资源量减少
(2)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43
“神舟”5号飞船的升空实现了中国几代航天人的飞天梦。飞船的着陆必须具备4个条件:一是飞船要在这个地区上空多圈次通过;二是场地要开阔;三是地形要十分平缓,地表要足够坚硬;四是天气状况要好。
你能否从地形、气候、河流、人口方面分析选择内蒙古中部为着陆点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4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河以泥沙多而闻名。古籍中常以“河水一石,其泥六斗”及“黄河斗水,泥居其七”等来描述黄河的多沙状况。“跳进黄河洗不清”的说法,也是形容黄河泥沙多。黄河含沙量之高,在世界河流中绝无仅有。
材料二 有关资料显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入海年径流量逐渐变小,与此同时黄河下游多次断流。1997年黄河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记录,断流多达12次,合计226天,断流里程长达622千米。大河断流,世界罕见!
请根据以上材料,提出两个地理问题(只提问题,不作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43
读黄河流域图,分析回答:
(1)图中字母A所代表的支流名称是________。
(2)黄河以河口作为上、中游的分界点,请用字母C在图中相应位置标注出来。
(3)黄河忧患在上游的主要表现是_______、________。
(4)黄河下游出现“地上河”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5)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但历史上水患严重。你认为治理黄河水患在中游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